自2022年擔任西安市政協委員、民進西安市委會專職副主委以來,王小玲始終勇于擔當作為,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基層調研,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履行委員職責,為地方發展建言獻策。
三年間,圍繞教師身心健康、提升環城公園綜合價值、整合基層醫療衛生資源推動養老事業發展等議題,王小玲獨立撰寫了10余份提案與社情民意信息。憑借一心為民的履職精神,她獲得了2024年西安市政協十佳委員榮譽稱號。
聚焦教育民生
守護教師心理健康
深耕教育一線八載,又在區縣分管教育工作10余年,深厚的實踐積淀讓王小玲對教育領域有著深刻的洞察與獨特的情懷。成為政協委員后,她將教育領域作為履職盡責、建言獻策的重點關注方向,以專業視角和實踐經驗為教育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有心理健康的學生。”2024年,通過調研走訪,王小玲提交了關于保障教師心理健康的提案。“教師是一切教育、教學行為的實施者,是教育的基礎和保障。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也要關注教師身心健康。”王小玲表示,教師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其個人職業狀態,更對學生健康成長有著深遠影響。
為此,她提出建議:政策層面要保障教師權益,提高教師待遇,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學校層面要優化管理,合理安排工作任務,提供培訓和支持;教師自身要學會自我調節,合理規劃時間,調節情緒;社會和家庭要給予充分支持,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共同為教師營造寬松的工作環境,讓教師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貢獻力量。
融入市井煙火
繪就公園升級藍圖
在王小玲眼中,政協委員的履職之路本質上是一場扎根生活的“尋解之旅”。她將目光投向市井街巷的煙火日常,每日穿梭于城門洞與順城巷。“這些晨昏交替的市井圖景里,藏著最真實的民生訴求,也成為我挖掘問題、探尋解決方案的鮮活土壤。”
城墻腳下的環城公園猶如一條絲巾點綴著古城,是市民休閑的好去處,也是展現西安古今風貌的窗口。王小玲建議激活環城公園消費潛能,將環城公園從單一休閑空間升級為多功能城市綜合體,實現城上、城下融合,為市民和游客提供優質休閑消費服務。
她建議,打造環城公園“公園+”,開展綜合評估與規劃,科學規劃布局。同時,進行文化場景營造,以楹聯文化賦能環城公園,突出國潮味兒,引入多元化消費業態,滿足游客多樣化消費需求。
踐行使命擔當
拓展履職多元維度
作為市政協常委、民進西安市委會專職副主委,王小玲在2024年積極投身政協工作,全年參與各類活動23次。談及履職經歷,她感慨頗深:“在參加西商?市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和參與重點提案督辦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政協工作的重要意義。這些實踐不僅堅定了自身履職信念,更提升了溝通協調、建言獻策等方面的履職能力。”
今年,王小玲將目光投向托幼一體化、建立免費的數字化中國書法字庫、秦腔文化+漢文帝的秦腔劇制作、社區家庭教育等領域。從三尺講臺到政協履職一線,從關注教師心理健康到謀劃城市發展藍圖,王小玲始終以務實的態度、創新的思維踐行著一名政協委員的使命。
“獲評‘十佳’委員是榮譽,也是新的起點。”王小玲表示,未來,將繼續在調研中傾聽民聲、在思考中凝聚智慧,用一份份飽含深情的提案為城市發展注入溫暖而堅定的力量,讓履職之路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