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虎委員
□ 特派北京記者 原登榮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迅速發展,外賣行業因種類全、送貨快、價格低的特點,已成為年輕一族及工作忙碌群體選擇的便捷就餐方式,外賣平臺入駐商戶呈現井噴式發展趨勢。
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王二虎在調研中發現,由于網絡外賣屬于較新的餐飲模式,平臺和相關部門很難做到全方位監管,導致全國各地網絡訂餐食品安全事件屢見不鮮。“當前,外賣商戶質量參差不齊,餐廳后廚很容易變成‘問題外賣’的產出地,配送中還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在利益驅使下,部分外賣商戶大打‘價格戰’惡性競爭,有些會采用過期、變質的原材料,甚至出現對外賣和堂食區別對待等現象。”王二虎對此極為擔憂。
“要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王二虎認為,監管部門應把重心放在外賣小作坊的升級改造上,最終使這些商戶達到“生產操作間劃分合理、環境整潔、人員健康、衛生條件良好、設施設備完好、制度記錄健全、食材采購渠道合法、添加劑使用規范”的目的;要嚴把網絡食品經營平臺準入制度,平臺要嚴格把控經營者的工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要堅持對無證違規經營行為實行外賣經營者、外賣平臺“雙懲處”。
王二虎建議,應探索建立外賣食品電子追溯體系,對小作坊食品原料購進、成品銷售以及日常監管等關鍵環節實行在線記錄,將網絡訂餐各環節信息與追溯體系串聯,建立可視化平臺全流程跟蹤,使食品粗加工、切配、烹飪等重點環節以及備餐、分餐場所等重點場所直觀可視,讓消費者、從業人員和監管人員可以通過系統終端對食品安全進行溯源查詢。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