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川市政協
調研發現,目前我省現有參保職工在職退休比例為2.58:1,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年齡趨于老化,醫保基金供養壓力日益加大;大量青壯年流動到西安等地,人口凈流出地市參保人數減少、繳費總量降低、醫保支出壓力增長等問題突出。除西安、榆林外,其他地市職工醫保均已當期收不抵支,省本級、寶雞統籌基金可支付月數小于3個月,以地市為單位的職工醫療保險矛盾凸顯。
據了解,我省職工醫保歷年累計結余超過540億元,巨額資金沉淀在省本級和各地市賬戶上,面臨資金安全風險和貶值風險。
為此建議:盡快推行職工醫保省級統籌。
一、建立省級統籌機制。借鑒福建、寧夏等地經驗,按照“統一提取、統一管理、統一調劑”原則,設立省級醫療保險風險調劑金。根據各地市年度實際征收職工醫保基金收入(包括個人賬戶部分)基數等,確定統籌風險調劑金籌集比例,由各地市上繳納入省級調劑金,對歷年統籌基金結余支付不足2個月的地市由省級調劑金進行補充,調劑后依然存在資金缺口的,由市、縣(區)納入地方財政預算解決,實現全省醫保市級統籌向省級統籌過渡;在省級調劑金制度基礎上,按照“積極穩妥、分步推進”原則實施醫保基金省級管理,逐步實現征繳比例、待遇標準、基金管理及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全省統一、省級統收統支。
二、創新基金市場化運營。參考社保基金入市模式,成立陜西省醫保基金理事會,探索醫保基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投資運營,實現醫保基金保值增值。
三、做好醫保基金監管。健全醫保基金運行研判機制,定期召開醫保基金運行形勢分析會,研究調整政策,及時化解基金安全風險,確保醫保基金安全、可持續運行;用好醫療保障基金運行評價指標體系,推動醫保基金管理精細化;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臨床診療行為的引導和審核,強化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推廣視頻監控、生物特征識別等新技術應用,建立全省集中統一的智能監控系統,實現基金監管從人工抽單審核向大數據智能監控轉變;建立聯動機制,加大交叉檢查力度,形成醫保基金監管合力,打擊欺詐騙保行為。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