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構建,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破除,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開放的腳步越來越穩健,開放的道路越來越開闊。但是,延安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全省開放經濟中作用不夠凸顯,建議進一步發揮延安獨特政治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勢、聯盟優勢,助力全省開放型經濟高速發展。
一是發揮政治優勢,為開放經濟牽線搭橋。延安是中國革命圣地,每年慕名而來學習、參觀人數眾多。近些年,更是成功舉辦了“中國·延安‘一帶一路’新經濟發展論壇”、第七屆中國—新加坡領導力論壇、全國消費扶貧論壇等活動,在保加利亞和格魯吉亞分別舉辦了經貿旅游文化推介會,中國陜西(洛川)國際蘋果博覽會已成功召開15屆。我們可以發揮延安的政治優勢、紅色旅游優勢,從來延學習參觀的人員中發現招商引資目標,加強宣傳引導。在國內大循環的背景下,做大做強會展平臺,吸引周邊省市、東部城市來延安投資。
二是發揮資源優勢,為開放經濟提供基礎。延安地下資源豐富,被譽為“中國石油之母”,煤炭資源總量達110億噸,天然氣、紫砂陶土、頁巖氣等儲量十分可觀,全市蘋果種植面積400萬畝,蘋果產量400萬噸。我們可以發揮延安的資源優勢和農產品產業優勢,利用開放平臺構建集群化產業體系,助力企業外向型發展。俄羅斯每年進口蘋果約70萬噸,穩居世界第一,建議蘋果產業緊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市場,通過開放平臺有針對性引導企業抱團合作,搶占國際市場,增加抗風險能力。打造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區,以特色農業為抓手,培育高辨識度的農產品電商產業鏈,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三是發揮區位優勢,為開放經濟優化平臺。延安是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陜西自貿區協同創新區,正在建成南泥灣機場航空口岸、保稅物流中心(B型)。延安高新區與西安高新區、西咸新區、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安經開區等中國(陜西)自貿試驗區建立了協同創新工作信息互通機制。秦創原(延安)創新促進中心有線上平臺注冊用戶571戶,入駐企業10家。延安海關注冊外貿主體219家。我們可以發揮延安在開放經濟中的區位優勢,對標RCEP、CPTPP、“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規則,建立出口重點商品和企業清單,學習借鑒重慶打造渝新歐合作運輸班列模式,采用股份化建立中外合資企業,做全省平臺的承接處、轉運處、集散處。
四是發揮聯盟優勢,為開放經濟尋找伙伴。延安與無錫市為對口合作城市,與嘉興、佛山、遵義、鹽城、沈陽、德國特里爾等32個城市為友好城市。無錫缺乏低端勞動力,嘉興、佛山、沈陽工業中需要大量的煤炭、石油衍生產品,遵義與延安都縈繞革命紅色,鹽城江南文化與延安黃土文化相互借鑒互補。我們可以發揮延安在開放經濟中的聯盟優勢,把友好城市、東西幫扶轉化為經貿合作,加強文化旅游聯系,拓展特色農產品市場,加強企業間延鏈協作,形成合資、合力共同開發產品、開發市場,為全省平臺尋找優質合作伙伴,創造新的城市合作機制。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