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石油長慶油田采油三廠積極響應兩級工作會精神,深入踐行廠工作會報告中“踐行低成本發展戰略,深入推進提質增效工程”理念,持續推進油井間開工程,為自身持續穩定發展筑牢根基。
優化油井間開一直是采油三廠降本增效的關鍵項目。在減員增效、無人值守的大背景下,油井間開面臨諸多困難。以往在油井啟停操作上,依賴 SCADA 平臺人工逐井操作。每口油井的啟停都要點擊按鈕、輸入密碼、視頻確認,流程繁瑣。以1口井操作約1分鐘計算,150口井操作就需2.5小時,這種方式不僅人力消耗大,而且效果欠佳,成為制約生產效率提升的瓶頸。
為突破困境,采油三廠新寨作業區率先開展技術革新。2024年,新寨作業區在SCADA平臺自主開發批量一鍵啟停井功能。這一創新舉措使150口油井啟停操作時間大幅縮短至1.5小時,工作效率顯著提升,為作業區生產模式轉變奠定了基礎。
2025年,新寨作業區在智能化進程中更進一步,開發智能間開功能。只需提前設置好開井、停井時間,系統便能自動控制所有油井按時啟停,無需人工干預。曾經耗時費力的油井啟停工作,如今數分鐘即可完成,極大地解放了人力,有力推動作業區向智能化、高效化生產邁進。在這顯著變革背后,有著科學嚴謹的實施過程。
作業區成立了由主管領導牽頭的保障小組,地質組負責篩選井號并進行跟蹤分析,工程組對接工藝優化并組織實施,數字化崗完善并優化軟硬件,監控崗負責操作并及時反饋問題,中心站負責排查并處理設備故障及現場操作問題。各小組分工明確、協同作戰,確保油井間開工作穩步推進。選井過程嚴格遵循技術規范 “三項原則”,精準篩選適合間開的油井:日產液量小于4方且日產油量少于1.5 噸、泵效低于40%、沉沒度小于200米。同時,引入“有效沖程法”精細選井,根據油井生產中的有效沖程、液面恢復情況,優化間開時間,確保油井生產科學穩定。在過程管理上,新寨作業區堅持多維度考量。
結合生產實際不斷調整間開井策略,綜合考慮光伏發電和生產運行需求,以及天氣、管線運行等因素,確保生產安全穩定。數智化升級為生產模式變革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實現了油井管理智能化、自動化,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這些創新舉措為作業區帶來了豐碩成果。通過“光伏+智能間開”融合,預計全年可節約電費85萬元,同時減緩管桿偏磨116 萬次,井筒維護頻次降低至每口井0.39次。不僅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還實現了綠色低碳發展,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為采油三廠降本增效和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展望未來,采油三廠將持續探索油井間開對產量的影響,通過不斷調整間開時間,制定更合理的間開時長制度,致力于找出最適合本廠油井間開的模式,在高效、綠色的石油生產道路上不斷前行,續寫創新發展的輝煌篇章。(姜民豹)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