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13時30分,G56次高鐵列車緩緩停靠北京西站,出席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住陜全國政協委員們走出車廂,在這里道別后,分別前往各自界別所在的駐地。
3月3日,出席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住陜全國政協委員抵京。各界導報特派北京記者 杜靜波 攝
今年是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前景壯闊,任務艱巨。出發前,委員們深入基層,聚焦經濟社會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基層社區治理以及教育、養老、醫療等民生領域熱點問題廣泛調研,精心準備了多件提案。
列車上的“履職交流會”
王樹聲委員(左)與祁志峰委員
乘車途中,住陜全國政協委員們分享履職心得、交流參會打算、協商聯名提案。
“過去我在區域經濟、數字經濟方面提出很多提案,今年我重點關注民營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發展,希望加快出臺民營經濟保護法,把民營經濟納入到法治軌道上來,切實貫徹平等保護原則。”住陜全國政協委員鞏富文表示,聚焦環境資源和知識產權審判,自己還準備了有關黃河“幾”字彎、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制定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法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多件提案。
史貴祿委員(左)與高潔委員
一位是法律工作者,一位是民營企業家,當陜西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高潔和榮民控股集團董事長史貴祿二位委員的座位相鄰,“法律如何更好服務民營經濟”“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等便成了高頻話題。
“我認為數字經濟應建立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礎上,不能讓數字經濟被網絡流量、虛假內容所充斥。此外,要進一步提升司法隊伍能力素質,加強基層司法力量。同時,對法官科學裁量權進行科學評估,保證其合理性、科學性。”對于史貴祿委員提出的多條建議,高潔委員連連點頭表示同意。
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個共同心愿
車窗外,沿途風景變換、綠意萌發。車廂內,委員們暢意抒懷、信心滿滿。
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王曉萍正在對提案進行最后的完善,“在‘博物館熱’的大環境下,博物館日常運營成本不斷增加,展覽展示、科技賦能、學術研究等領域難以開展等問題凸現,現行的免費開放補助經費已不能完全滿足博物館的實際運營需求,我準備結合調研情況,提出相關建議。”
魏革軍委員
“縣域經濟是推進鄉村振興、城鄉融合、區域發展的重要基礎,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部分地區的鄉村產業還存在規模小、鏈條短、特而不強的問題。”住陜全國政協委員陳玉玲表示,將就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建言獻策。
一步一履總關情,一言一語為民生。從鄉村振興到教育公平,從醫療衛生到公共服務……委員們你一言、我一語,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個共同的心愿: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大家表示,將扛起政治責任,聚焦中心工作,精準建言資政,不斷總結陜西經驗,講好陜西故事,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各界導報特派北京記者 唐冰/文 杜靜波/圖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