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5月14日給北京市八達嶺長城腳下的鄉親們的回信在我省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接續努力、久久為功,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陜西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寄托著對長城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是對全國長城保護工作者的鼓勵和鞭策,陜西文博工作者也深受鼓舞。”陜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王偉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提到‘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我們將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為抓手,深入挖掘陜西長城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推動長城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發揮長城資源的文化屬性優勢,打造一批文旅示范區、培育長城主題游徑、助力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在長城保護工作中形成陜西經驗與模式,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陜西力量。”
西安城墻文保實驗室主管李依林說:“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我們倍感振奮。近年來,我們積極探索科技助力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發展的新模式,在城墻保護方面不斷更新技術、完善保護理念,形成了西安城墻預防性保護體系,為實現文化遺產‘宏觀可控制、變化可監測、風險可預知、保護可提前、活動可管控’的管理目標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始于城墻,達于博遠,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決扛起文物保護的歷史和時代責任,加強全面保護、系統保護和整體保護,把西安城墻這個世界的寶貝保護好、傳承好,讓更多的人知道城墻、來到城墻、愛上城墻!”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我感到非常溫暖。我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長城腳下。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再到成千上萬人,長城保護工作早已超越一個團隊,成為全民的共同使命。”5月15日,在榆林市府谷縣廟溝門鎮蒿地墕村引正通小組,群眾文保員溫鎖銀像往常一樣巡視長城,他說,“府谷段明長城全長144.934公里,長城文物點段、臺、面、堡、遺址344處。近年來,府谷縣加大對縣境內長城的專職巡查力度,府谷縣長城保護工作站與長城沿線33個村的33名群眾文保員簽訂了長城分段巡護責任書,組織實施一體化管理。長城積淀著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文化內涵,必須守護好!接下來,我們會帶動更多群眾認識長城、保護長城、愛護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保護好、傳承好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長期從事長城保護工作的延安市吳起縣文旅局二級主任科員閆宏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令我深受鼓舞。吳起縣境內的長城遺址及其周邊有著大量豐富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利用好這一資源至關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和同事加強巡查檢查,消除安全隱患,深入挖掘長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全面提升長城保護管理和展示利用綜合水平,以創新方式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帶動更多人了解長城、保護長城。”
作為第三屆“最美陜西文物安全守護人”,多年來,渭南市澄城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姚張軍始終扎根文物保護一線。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指出,‘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我對此感觸很深。澄城縣魏長城遺址有北線和南線兩部分,共20段,全長23365米。近年來,我們加強文物保護利用項目運行管理,組織實施了一系列保護修繕工程,設立了文物安全公告公示牌,與相關安全直接責任人簽訂文物保護安全責任書,明確提出對魏長城本體進行日常巡查的具體要求,確保魏長城遺址巡查看護、安全管理全覆蓋。文物安全無小事。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用實際行動保護好長城遺址,帶動更多人了解長城、保護長城,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傳下去。”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說到了我們的心坎上。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華夏兒女心中深深的烙印。榆林長城保護志愿者協會是長城沿線非常活躍的一支隊伍,守護著榆林段1500多公里的長城。從最初的一個人,到現在的一群人,我們堅持20多年做長城文化的傳播者、長城故事的宣講者。”榆林長城保護志愿者協會會長高秋燕說,“為講好長城故事,我們自費創辦了700多平方米的長城主題展館,10多年來免費對外開放。協會常態化舉辦全國各地中小學生長城研學活動,開展長城保護與宣傳‘五進’(進校園、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工作。保護長城,不僅需要文物部門的力量,還需要全社會聯合起來,接續努力,久久為功!”
(記者 周恒宇 張琪悅 趙茁軼 李旭佳)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