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白小芳 記者 賀鵬飛 通訊員 葉四青 黃建斌)10月30日,乘著圓滿發射成功的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延安蘋果第九次上太空。延安這片紅色土地滋養的延安蘋果,不僅早已成為延安人民的致富果、幸福果,還再次以太空可食用新鮮水果的身份,第九次入太空成為航天員的營養果。
據了解,此次入太空的延安“飛天蘋果”,從延安的7個“飛天蘋果”基地選出,目前飛天蘋果基地1540畝。為滿足“飛天蘋果”的標準,延安市果業中心、延安華圣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前期就對備選果園進行全環節把控,采收前再次檢測蘋果品質及安全,實行“一果一碼”,確保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
延安蘋果已有80多年的發展歷史。全市13個縣(市、區)全部為省級優質蘋果基地縣,近100萬從業人員、80萬農民從事蘋果產業。2023年,全市蘋果總面積332.8萬畝,產量464.4萬噸,面積、產量均居陜西省第一位。2023年,延安蘋果全產業鏈產值達506.7億元,其中鮮果產值達259.1億元。全市GDP的6.6%、農業總產值和農民經營凈收入的61.2%來自蘋果產業,蘋果已成為延安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持續效益最長、對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帶動作用最強的特色農業優勢產業,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延安堅持用系統思維推動鏈群發展,全市建成4.0智能選果線105條,冷(氣)庫貯藏能力達到170.1萬噸,建成了亞洲最大的冰溫立體式氣調庫。配置冷鏈車115輛,冷運能力1856噸/次,基本滿足周年供應和“全程鮮”。借助于線上線下便捷的銷售渠道和全鏈條冷藏保鮮技術,延安蘋果可以一年四季以新鮮水果的姿態走上全國人民的餐桌。
市果業中心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農民持續增收為主線,加快建設蘋果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到2025年,全市蘋果面積穩定在330萬畝,產量達到500萬噸,鮮果產值和全產業鏈產值分別達到280億元、600億元,為全國蘋果高質量發展提供典范,努力續寫圣地延安農業高質量發展新的輝煌。到2025年,努力建成全國蘋果生產研發核心區、黃土高原蘋果旱作節水集成示范區、全國蘋果加工貿易集聚區、金融支持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打造果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典型樣板。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