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以“良”護糧 端牢“陜西飯碗”

2024-11-01 08:04:17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近年來,我省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育良種、用良機、施良策,持續提升糧食產能,糧食安全基礎不斷鞏固...

  倉廩實,天下安。對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糧食既連著國運,也連著民安。

  近年來,我省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育良種、用良機、施良策,持續提升糧食產能,糧食安全基礎不斷鞏固。

  育良種 強糧“芯”

  10月26日,陜西楊凌良科智慧農業示范基地,一行行顆粒飽滿的玉米迎風搖擺。前來參觀的群眾不時駐足,察看玉米的飽滿度。

  “這些玉米的顆粒呈現出典型的馬齒型,而玉米芯則相對較小,是高產量的顯著標志。”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玉米脫水后,依然能保持粒粒飽滿。”

  這里是第31屆楊凌農高會以糧食安全為主題的田間展區。展區主要通過展示作物未收獲前的真實狀態,讓楊凌“金種子”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是農業科技創新和持續發展的基石。

  近年來,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楊凌示范區積極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先后選育出一批重要品種:“西農979”連續10年被列為黃淮麥區主推品種;玉米新品種“陜單609”單產超過1400公斤,刷新了全國玉米高產栽培紀錄。

  育良種,強糧“芯”。楊凌先后建設種子產業園、種業創新中心等一批省部級創新平臺、載體和創新聯合體;引進先正達、登海、秦豐等國內外知名種業企業;培育偉隆、榮華、良科3家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獲批建設國家旱區農業種業創新基地和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中轉隔離基地等一批種業創新項目。

  廣袤田野上,縱橫阡陌間,“楊凌良種”在三秦大地繪就“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豐收圖景。

  用良機 增效能

  確保糧食安全,既要有良種之基,還要有增效之法。

  10月24日一早,在渭南市大荔縣趙渡鎮黃河灘區,清林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清林和農機手聚在一起,“搗鼓”即將下地的播種機。

  合作社有500畝待播種的土地,吳清林卻從容不迫。

  “今年,我們的農機設備都裝上了北斗駕駛輔助系統,播種更精準,也更高效。”吳清林告訴記者,有了北斗系統幫忙,車輛能通過車頂的接收器和北斗衛星實時連通。只需提前在駕駛艙內的電腦上設置地塊邊界和播種耕幅,系統就能接管車輛,自動進行旋耕整地、播種等作業,多臺車同時作業也互不干擾。“差不多一天半時間,500畝地就能全部種完,既節省了時間,也節約了成本。”吳清林說。

  不只是清林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今年秋播,大荔縣累計投入各類農業機械超4600臺,其中參與小麥播種的拖拉機等農機90%以上都安裝了北斗駕駛輔助系統。

  智能化農機和新農技、新農藝相結合,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大荔縣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張濤說:“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應用于農業生產,農業作業效率和質量不斷提升。全縣小麥播種任務預計11月初就能全部完成,較往年能提早7天到10天。”

  省農業農村廳統計,截至10月25日,秋播小麥1323.98萬畝,占預播面積的93.57%;秋播油菜273.17萬畝,占預播面積的97.21%。

  施良策 保豐收

  10月30日,在位于寶雞市扶風縣午井鎮的陜西富優天潤良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金黃的玉米棒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七八月雨水充足。我們采用科學的播種方法和水肥管理,玉米示范田畝均產量1500多斤,加上今年夏小麥畝均產量1400斤,已經接近‘噸半田’的指標要求。”說起今年的豐收,陜西富優天潤良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宗科表示。

  合作社最新采用的“5335”玉米集成技術和精準水肥一體化模式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5335’就是指密度達到5000棵苗,3層施肥30厘米,5道工序一次性完成。這種模式種的玉米,每畝一季能多收300斤。”劉宗科說。

  扶風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權麗春告訴記者,作為以“適度增加密度,改善土壤性狀、改種耐密品種、改變生產方式,應用綠色防控”為核心的降本增效集成技術,“5335”已經在扶風縣大面積推廣。

  9月底,午井鎮獲得陜西糧食生產“噸糧鎮”稱號。午井鎮鎮長閆海說:“全鎮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全鎮4.9萬畝夏糧實測畝產530公斤,3.2萬畝秋糧,理論測產畝均515公斤,周年畝產達到1045公斤。”

  扶風縣積極探索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通過推進耕地質量提升、農業科技增產、糧食生產示范和經營主體培育等工程,成功創建了多個“噸糧鎮”和特色功能小麥種植基地。

  施良策,保豐收。糧食產業的發展不僅保障了糧食安全,還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和鄉村經濟全面發展。

  2023年,陜西糧食總產量達1323.7萬噸,平均畝產達291.91公斤,總產量和平均畝產均創歷史新高,秋糧增幅全國第三。(記者 劉印)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糧食 安全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广元市| 巴林左旗| 和硕县| 惠水县| 南漳县| 疏勒县| 内丘县| 连云港市| 乐陵市| 宜兰市| 阿瓦提县| 墨玉县| 棋牌| 革吉县| 泽库县| 彩票| 乐陵市| 平罗县| 连城县| 沙雅县| 佳木斯市| 桦甸市| 广西| 罗田县| 都匀市| 西城区| 丰宁| 亳州市| 宁南县| 锦屏县| 绿春县| 林周县| 梅州市| 石嘴山市| 昭觉县| 丰城市| 黄骅市| 新营市| 杨浦区|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