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司機長途“玩命跑車”出現安全事故責任如何劃分?網約貨車司機維權該找平臺方還是貨主方?……近年來,網約貨車在交通物流領域迅速崛起,但存在行業規范不夠健全的情況。2月13日,歷時兩年多,全國首個《網約貨車運營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西安市地方標準正式發布。
當天,西安市道路貨物運輸行業協會召開《規范》宣貫會,深圳依時貨拉拉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海南五八到家貨運服務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滴滴送貨西安分公司、西安貨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簽署《規范》實施協議。
填補網約貨車行業規范空白
據了解,該《規范》歷時兩年多,在陜西省總工會、省交通運輸廳以及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多部門的指導下,西安市道路貨物運輸行業協會與多方專家學者、貨運平臺、貨主方和司機方共同努力,深入調研、反復協商、制定與修改后,13日在西安正式發布。
網約貨車作為數字經濟和物流行業融合的產物,近年來在交通物流領域迅速崛起,已成為物流行業的重要補充、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和智慧物流的實踐載體。然而,作為一種新興產物,其也面對行業規范不夠健全、部分平臺低價競爭、司機權益保障不足、運輸中責任劃分機制不完善等諸多問題。
“裝貨前,駕駛員需對貨物進行核對,包括貨物數量、規格、重量等信息,確保與訂單一致。核對無誤后,與約車人確認簽字,明確雙方責任,避免運輸過程中出現糾紛。”“監督檢查可采用線上監控、線下抽查、用戶回訪等方式,全面了解服務質量。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主體,限期整改,確保問題得到解決。”據了解,該《規范》首創“司機資質動態核驗”“貨主權益保障清單”等條款,填補了行業空白,同時《規范》以協同為要,與交通、公安、總工會、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動,企業、協會、專家等跨界協作,實現了“政企研”共治共推。
此外,《規范》還重點提到了加強信息審核,督促約車人提供真實有效的貨源信息,按規定不應受理危險品(違禁品)運輸或在貨物中夾帶、隱藏危險品(違禁品);網約貨運平臺經營者應通過網約貨運平臺建立服務質量監督檢查機制;應建立網約貨運平臺、網約貨車駕駛員、貨主企業等相關利益方集體協商機制等內容。
為三方建立規范化專業化標準
“網約貨車作為一種新興產物,有很多制度還不夠完善。《規范》的制定、實施,首先讓網約貨車司機在權益保障方面有規可依,當利益受損時,可以坐下來與平臺、貨主方進行協商,同時也推動了網約貨車司機服務更加規范,促進行業內部實現自我成長。”貨車司機馮亮說。
滴滴送貨西北區域負責人彭鴻說:“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對平臺方是約束更是機遇,通過合規化、技術化和服務升級,平臺方不僅能提升運營效率和客戶滿意度,還將在行業整合中占據先機,成為智慧物流生態的核心參與者,為客戶、貨車司機及道路貨物運輸各方提供更多價值。”
“《規范》的宣貫實施,對平臺、司機、貨主三者的職責和操作流程進行了明確規范,讓各方有了更清晰的標準和依據。”貨主方代表王炫表示。
據悉,該《規范》能為網約貨車司機“撐腰”,讓大家干活更踏實、收入更有保障、安全少吃虧;讓平臺運營“有規矩可循”,減少扯皮糾紛,降低運營風險,提升服務質量。對各級工會來說,集體協商將有依據,維權有證據,服務有方向,起到規范網約貨運市場秩序的作用,利于網約貨運平臺、網約駕駛員、貨主三方協調合作,利于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減少道路貨物運輸業務中的安全隱患,推動網約貨車向著規范化、專業化、綠色化方向邁進,共同建設一個安全、高效、可信賴的網約貨車新生態,為西安乃至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文/圖 記者 袁玥 實習生 楊蕊冰)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