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姿頤
7月1日,新修訂的《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開始施行,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筑牢法治之盾。
《辦法》明確,縣級以上總工會推動平臺企業、平臺用工合作企業按照國家規定建立工會組織,積極吸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
“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政策法規關注外賣騎手群體,保障我們的權益。”6月26日,“藍騎士”馮天雷說,“加入西安市碑林區藍騎士配送行業聯合工會的3年里,我感受到了工會的關懷,明白了工會‘娘家人’這個稱呼的含義。”
“藍騎士”是“餓了么”平臺外賣騎手的昵稱。以外賣騎手為代表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一直是熱點話題。目前,陜西有35.8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
5月28日,新修訂的《辦法》在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表決通過。
“近年來,我省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不斷增多,通過立法保障其合法權益刻不容緩。”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景耀平介紹,此次修訂針對我省工會工作的薄弱環節進行補充完善,以適應工會工作新形勢新要求,體現地方特色,提高可操作性。《辦法》中增加了工會和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督促相關行業、平臺企業科學確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靈活就業勞動者的工作量、勞動強度等內容。
根據《辦法》,工會可以依法組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平臺企業、平臺用工合作企業就勞動合同或者書面協議簽訂、進入退出平臺、訂單和收益分配、獎勵與違約責任等事項開展協商。
目前,藍騎士配送行業聯合工會通過積極組織“藍騎士圓桌會”,面對面聽取騎手對績效考核、獎懲制度、福利保障、職業發展等方面的建議和訴求。
“我們一直在摸索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工會工作,《辦法》的出臺為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方向。”碑林區藍騎士配送行業聯合工會主席劉嵩琪說,“我們將投入更多精力關注騎手的權益保障和成長發展,大力弘揚勞動精神,讓全社會看到騎手群體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面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工會工作,需要著眼小處,細致到“一餐一飯”“小事小情”。
2024年年底,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餓了么”平臺推出了面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普惠項目——工會“愛新餐”,降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用餐成本。“愛新餐”西安站通過與平臺企業、行業協會、連鎖餐飲企業等多方合作,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推出了專享餐品,平均每餐價格不超過10元,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都可以享受這項福利。
2023年春節,在一次“微心愿”征集活動中,碑林區藍騎士配送行業聯合工會副主席姜婷發現,外賣騎手寫下的心愿多數是關于家庭、孩子的。其中一個心愿引起了她的注意:“想要一雙女孩的運動鞋”。活動當天,當工會把運動鞋送到這位騎手手上時,他的臉上除了驚喜,還有感動。那一刻,姜婷覺得,只要用心,總能走進騎手的心里。
工會能提供給外賣騎手的,除了關心和福利,還有榮譽。
在2024年第八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網約配送員賽中,“藍騎士”馮天雷獲得單項第三名的好成績。“工會組織的比賽給了我們展示自己職業技能的機會。”馮天雷說。不僅如此,他在2023年就榮獲“西安市勞動模范”稱號,目前還是平臺“優選戰隊”隊長。
記者了解到,目前,陜西各地藍騎士配送行業聯合工會、美團外賣工會、網絡直播行業聯合工會等新就業形態工會相繼成立。省交通運輸廳針對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創新建會模式,2024年以來推動多家平臺企業首次在西北地區成立工會組織,各級交通工會新發展貨車司機會員2.5萬人、網約車司機會員2767人。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