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7月30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辦法》明確,糧食安全工作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樹立大食物觀,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口糧供給絕對安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糧食領域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加強糧食安全科技創新能力和信息化建設。引導企業發揮技術創新主體作用,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研發新技術、新品種,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先進技術、設備的推廣使用,提高糧食生產、儲備、流通、加工和節約減損的科技支撐能力和應用水平。
合作交流方面,《辦法》明確,在物流運輸、信息服務、市場監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為糧食生產、加工、經營等企業依法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營造良好環境。本省應當加強省際間產銷合作,落實區域糧食安全保障互聯互保機制,通過糧食訂單收購、政府儲備異地儲存等方式,促進糧食高效流通和資源優勢互補。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辦法》明確,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鼓勵支持各類種業創新中心、科研機構和種業企業重點培育高產優質抗逆品種。推動優勢基地與龍頭企業合作共建良種繁育基地,提高育繁推一體化水平和供種保障能力。
農機裝備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掇k法》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推進農業機械產業發展,加強農村機耕道路等農業機械化作業基礎條件建設和維護,推廣普及糧食生產機械化技術,鼓勵使用綠色、智能、高效的農業機械,支持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全面提升糧食作物耕種管收機械化水平。
《辦法》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完善和落實糧食生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制度。采取信貸金融、保險服務等引導措施扶持、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鼓勵農業經營主體推廣清單式、訂單式、全過程托管等多種糧食生產經營模式。
此外,《辦法》還對愛糧節糧宣傳作出了規范,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愛糧節糧、反對浪費宣傳教育。機關、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學校和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加強本單位食堂管理,糾正浪費行為;應當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內容,開展反食品浪費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新聞媒體應當開展糧食安全公益性宣傳,對浪費糧食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記者 郭旭)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