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陜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對大氣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工作開展專題詢問。在兩個多小時的詢問時間里,13位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先后“犀利”發問,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梁桂以及省發改委、工信廳、公安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辦公室、住建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等應詢部門相關負責人客觀中肯、實事求是的回答了各委員提出的問題。
污染物排放總量仍遠超環境容量
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任務艱巨,與關中走廊密集分布的各類工業園區、大中型煤電企業的污染排放關系密切。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健關心對于這些園區和企業是如何進行有效監管的。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郝彥偉坦言,雖然2018年我省空氣質量有所改善,但污染物排放總量仍然遠超環境容量,其中關中地區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占到全省的61%和62%,導致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的3.9倍和3.6倍。針對關中工業企業分布密集的情況,省生態環境廳加大執法力度,選擇了4600多家企業,“一企業一名單”納入冬季應急預案,同時對164家重點污染源進行在線監測,今年9月底之前,將全部與生態環境部的在線平臺聯網。
預計2021年西安市民喝上引漢濟渭水
引漢濟渭是從根本上解決關中飲水安全的重大舉措。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許春霞介紹,西安黑河供水能力現在每天最大為110萬噸,而常規需求量為每日145萬噸,最高時達到每天190萬噸,不足部分要靠地下水補充,尤其西安北郊區域除少量飲用的是黑河水外,不少區域飲用的還是地下水源。她關心西安西北郊區域什么時候能喝到引漢濟渭工程送來的優質水。
省水利廳副廳長丁紀民表示,引漢濟渭的工程一期已經建成,二期工程已經報送發改委審批。從進展情況來看,預計到2021年,將打通引漢濟渭與黑河供水系統工程的聯網,使大家能夠喝到引漢濟渭的水。
打好四大保衛戰已列出任務清單
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是我省四大保衛戰的重點。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仲偉周向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梁桂詢問,目前我省大氣及水環境質量狀況如何,還存在哪些主要問題,下一步有什么重點措施來確保打贏四大保衛戰。
梁桂表示,陜西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全省優良天數比全國平均少35天,關中地區城市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均排位靠后,水環境質量80%的河流達到良好以上,干流總體水質穩定,但一些支流問題較多,處于重污染狀態。今年,省委、省政府針對四大保衛戰召開了攻堅推進大會,針對歷年的問題和此次中央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列出了任務清單,省政府向各市(區)、省級有關部門交辦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2019年度任務,希望各位委員依法履行監督責任,共同努力打贏藍天、碧水、凈土、青山四大保衛戰。
記者 文晨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