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讓撂荒土地創造價值 神木“三變”改革實現多贏

2019-10-12 10:21:40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摘要]神木市錦界鎮河灣村地處風沙草灘區,曾經是個基礎設施落后、產業薄弱、發展滯后的川道村,村民們主要以種植玉米為生,產業結構單一,好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都不能充分利用。...

  編者按: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系9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為全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生動講述陜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聯合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推出“春風又拂面 鄉村振興正當時——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剛來村上的時候,村里的土地比較分散,一塊一塊的荒地和耕地相互穿插,土地利用率非常低。村容村貌也較差,很多老舊房屋破爛凌亂,村民們住著也不安全。”如今的河灣村和駐村干部賈小軍幾年前剛來駐村時截然不同。

  神木市錦界鎮河灣村地處風沙草灘區,曾經是個基礎設施落后、產業薄弱、發展滯后的川道村,村民們主要以種植玉米為生,產業結構單一,好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都不能充分利用。

  近年來,神木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以“兩不愁三保障”為重點,以產業就業扶貧激發內生動力為引領,以改善公共服務設施為基礎,以多項惠民政策為保障,走出了一條“七強化七落實”的脫貧攻堅路徑。在這一過程中,河灣村也緊抓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機遇,采取了整理土地資源、改善村容村貌、帶領村民致富增收等一系列舉措,成為神木市“三變改革”示范引領村。

  老宅打上“地標牌” 安全又放心

  “曾經村容村貌比較破爛,經過這幾年整體改造以后,村容村貌和農戶的自覺性、認知度全部提升起來了。村民房前屋后的衛生都參與打分,與村上的政策掛鉤,先顧好小家才能致富。”賈小軍說。

  秋收時節的河灣村,部分草地上立著的藍色“地標牌”引人注意。賈小軍向記者們介紹,這是村上的“破舊房屋拆除公示牌”。

1

  拆除時間、宅基地面積、房屋位置、拆除前后影像記錄、房屋歸屬等信息在公示牌上都有明確的記錄。這一塊不僅是“公示牌”、“地標牌”,也是村民們的“安心牌”。

2

  “原來村里的危舊房太多,有村民搬遷或者外出也不愿意拆除,現在是誰的地拆除以后就打一個坐標,30年內有征地等村民就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償,也不用擔心宅基地被占用。”打點測量、簽字確認、影像留檔、拆除補償和30年征遷權益保留等舉措,給村民們吃了一記定心丸。從剛開始的不同意拆除到后來配合拆除,河灣村創新的宅基地騰退機制提升了村容村貌,也排除了村民居住的安全隱患。

  “一戶種一田” 土地流轉摘窮帽

  河灣村黨支部書記暴滿堂介紹,原來村民的土地地塊分散,以種植玉米為主,傳統的生產方式勞動量大、生產效率低、經濟收入少,部分村民選擇外出務工,導致部分耕地出現廢棄撂荒現象。

  “以前有的村民家里有十幾塊地,東一塊西一塊,耕作起來不方便。現在有村民上年紀不種地了,或者家里任外出務工,地就流轉到合作社里面,村上通過地力提升進行土地重新分配,并向外界承包,村民享受分紅。”暴滿堂介紹,為解決土地資源利用問題,2017年10月,河灣村開始實施“一戶種一田”制。

  合作社先將全村5500畝耕地全部流轉至村集體,通過添加肥料、改善土質等方法使全村耕地全部變成優質耕地。再將整理后的土地重新分配,變“零碎種植”為“連片規模化種植”。剩余零散、棄耕、撂荒的地村上再租給企業,采取“村組+企業+農戶”的運作模式,村民們既可以分紅,也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問題。

  “原來五天的營生現在兩天就做完了,由機械化作業,自家地連成一片也非常方便。”村民高興地說。目前,河灣村已集中整理土地6000畝,涉及全村449戶、1300多人,河灣村土地流轉扶貧資金達355萬元。2018年底,河灣村貧困人口由原來的35人減少到21人,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不僅“脫貧”還要“振興”

  “原來我們種植玉米,產量太低,每畝只有不到1000元利潤,改種成油葵,每畝利潤能上升到2000-3000元。”村民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村上種植油葵實現增收后,大家的種植積極性也上來了。

3

  村民種植油葵比種植玉米效益好。賀冬鵬/攝

  賈小軍介紹,近兩年村上開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種植作物調整,多元發展種養殖業。全村現有養羊150只以上的大戶5戶,去年已經種植油葵近1000畝,生產出油8000多斤,以每桶十斤120元的價格銷售,實現增收。

  “村上現有榨油廠、光伏發電廠等村集體經濟,分紅采取貧困戶優先的政策,大部分資金都給了貧困戶。去年僅光伏產業每戶貧困戶就得到分紅2000元,加上其他村集體經濟分紅,戶均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暴滿堂表示,目前村上各項基礎設施基本完善,下一步,將新建兩座溫室大棚發展果蔬種植,并利用宮泊海則等自然資源、地理優勢發展休閑觀光鄉村旅游業,助力村民增收。

  從實現脫貧到振興鄉村,一步步舉措的開展,鄉村環境逐漸好起來、資源活起來、增收多起來……據了解,2015年至2018年,神木市累計脫貧退出貧困人口2815戶6685人,實現了所有貧困村穩定退出,神木農村“三變”改革助力脫貧攻堅,讓當地群眾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姬文艷)

編輯: 陳晶

相關熱詞: 創造價值 神木 改革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灵台县| 深水埗区| 搜索| 正宁县| 商都县| 汶川县| 咸丰县| 耿马| 英山县| 晋宁县| 佳木斯市| 鹤岗市| 莲花县| 维西| 读书| 康马县| 阳东县| 甘孜县| 姚安县| 乐安县| 富川| 绥棱县| 和静县| 莱州市| 江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大姚县| 全州县| 天气| 雅安市| 楚雄市| 江陵县| 阜新市| 沁水县| 永宁县| 丰都县| 克什克腾旗| 麻江县| 娄底市|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