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實施意見》,提出13項實施消費升級計劃,滿足居民消費新需求。同時,還將改善消費環境,促進居民放心消費;夯實消費基礎,提升居民消費能力。
根據《意見》,我省將提升旅游服務品質,建立旅游業大數據共享機制,出臺旅游集散中心、旅居車房車營地建設的獎勵政策,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和彈性休假。提升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品質,建設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努力實現五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全覆蓋。擴大體育產品有效供給,推動電競資源深度整合,打造全國電競產業發展第一梯隊,建設一批現代城市體育綜合體、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和體育旅游示范基地。
在醫療和養老方面,優化醫療健康服務,鼓勵社會資本開辦健康體檢、中醫養生保健、老年護理、安寧療護等服務機構,推進遠程醫療服務向鄉村延伸,健全互聯網診療收費政策,逐步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診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增加多層次養老服務供給,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之間的業務協作機制,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開設老年人急救、轉診綠色通道。
我省將引導家政服務提質發展,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針對家政服務相關的保險產品。推動教育向社會開放,逐步完善民辦教育分類登記管理制度,鼓勵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辦學。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支持建設政府主導的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鼓勵有條件的市區探索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同時,對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發展壯大綠色消費、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重點發展面向社區生活的線上線下融合服務、面向文化娛樂的數字創意內容和服務、面向便捷出行的交通旅游服務。
《意見》支持西安國際消費城市建設,高標準布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消費商圈。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發展新零售。鼓勵經營困難的傳統百貨店、大型體育場館、老舊工業廠區等改造為商業綜合體、消費體驗中心、健身休閑娛樂中心等多功能、綜合性新型消費載體。鼓勵傳統零售企業由商品銷售為主向“商品+服務”轉變。
在改善消費環境方面,進行培育名優消費品牌、加強消費產品和服務標準制定、完善消費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機制、推進消費者維權機制改革的同時,每年重點支持一個城市開展肉類蔬菜等農副產品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推進七大類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并完善食品藥品等重要消費品召回制度。記者 文晨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