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李臺街道邰北社區工作人員佘維維打開電腦,進入“楊陵農村(社區)積分制管理平臺”系統,開始錄入社區居民積分:郭鳳義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積20分,鄧守國義務清理社區廣場垃圾積10分,陳超波參加陳小寨道路維修居民代表大會積10分……記者看到,這一張張積分卡,記錄著居民積極參與社區事業發展的歷程,同時,它也塑造了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社會風氣。
佘維維進入“楊陵農村(社區)積分制管理平臺”系統,開始錄入社區居民積分。
邰北社區屬于城中村改造安置小區,共有2個居民小區28棟住宅樓,常住人口978戶,4300多人。今年以來,楊陵區李臺街道邰北社區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用小積分、微行動,激活社區治理“一盤棋”,有效激發了轄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邰北社區實施積分制管理后,社區治理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小區道路、綠化帶、樓宇干凈整潔,亂停亂放消失了,樓道內干凈整潔,小區內處處透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邰北社區黨組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陳超波告訴記者:“社區居民大多是從農村搬進來,生活習慣一時半會改不了,小區內的衛生狀況、車輛管理、飛線充電等問題一直是社區工作人員的‘心病’,針對這個問題,社區一方面加強宣傳引導,一方面創新管理方式,從今年年初開始,通過在居民中開展社會治理積分管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共建共治的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月10日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積20分;2月25日給湖北捐款30元積5分;5月8日參加小區2019年表彰大會積5分……翻開《邰北社區社會治理——普通居民積分卡》,記者看到,居民郭鳳義的積分卡上從今年2月份到7月15日,已經記錄了14次積分活動,累計積分150分。正在居委會辦理業務的陳大爺說:“積分制管理很好,做好事能積分,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能積分,社區環境和氛圍發生了很大變化。”據了解,從今年年初開始,該社區已經有200多人建立起了積分檔案,每份積分卡上都詳細記錄著他們參與社區共建共治的活動內容。
如今,在邰北社區,通過積分制的運用,社區居民共建共治的理念已經逐漸形成,居民的陳規陋習改變了,社區的文明新風、人居環境越來越好,原來的“讓民做事”已經變為“由民做主”,“小積分”讓邰北社區實現了“大文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