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中國網發 陜西西咸新區供圖
中國網6月1日訊(記者 劉維佳) 陜西西咸新區是國務院批復的國內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也是國家首批雙創示范基地。西咸新區招商局局長孫濤在近期召開的“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進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網絡主題活動“云座談”會上透露,預計2025年,西咸新區先進制造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
青年創業園。中國網發 陜西西咸新區供圖
近年來,西咸新區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創新精神和創業文化吸引和激勵廣大創客,培育新的動能, 加速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新區高質量發展。新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評估位列全國新區類第二名。
預計2025年,西咸新區先進制造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
西咸新區堅持產業立區,聚焦先進制造、電子信息、臨空經濟、科技研發、文化旅游、總部經濟等六大主導產業持續發力,先后引進恒大汽車、隆基電池等產業項目458個,霍尼韋爾、7-11等世界500強企業73家。
西咸新區招商局局長孫濤向記者介紹,“十三五”時期西咸新區共實施重點項目2138個、完成投資5725億元,寶能汽車首車下線,三一產業園建成投產,日立ABB、中車智軌等項目加快建設,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更加夯實。
“以先進制造業為例,西咸新區已經聚集了中車、三一、日立ABB、恒大汽車、寶能汽車、同力重工、隆基綠能等一批龍頭領軍企業。”孫濤稱,“從細分上,新區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軌道交通產業鏈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等產業集群。”
據了解,為進一步做強新區的先進制造業,西咸新區將著力實施科技型企業和先進制造業倍增計劃,重點加大科技成果在制造業上的應用及創新、上下游配套的補充及完善進行支持,促進形成產業鏈完整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將前端研發、智能制造、關鍵零部件、后市場服務全產業鏈進行整合聚集。
“預計2025年,西咸新區先進制造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占工業總產值70%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企業180家以上。”孫濤說。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已成為西部地區科創人員最密集區域之一
“陜西省創新驅動發展總平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就設在西咸新區。”西咸新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李豐介紹說。
據了解,西咸新區有高校85所,在校學生130萬人,兩院院士60位,各類科研機構460多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6家。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三所985名校已在西咸新區建立新校區或研究院,空軍軍醫大學將整體搬遷至西咸。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就是從位于西咸新區的西安交大西部科技創新港發起,這里已成為了全省和乃至西部地區科創人員最密集和最活躍的區域之一。”李豐說。
李豐表示,西咸新區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將以建設立體聯動孵化器、科技成果產業加速器、兩鏈融合促進器為目標,著力打造科技經紀人、“科學家+工程師”隊伍、“新雙創”隊伍三支隊伍,建設機制最優、要素最全、動能最強的“科技創新生態”,為全省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做出嶄新的引領和示范。
西咸新區優化營商環境 讓企業真正享受政策紅利
西咸新區發展改革局副局長焦少飛對記者表示,近年來,西咸新區加快構建產業政策體系,強化政策供給、要素支撐,并將其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據了解,西咸新區圍繞先進制造、科技研發、金融服務、文創旅游等細分行業,出臺了13項產業政策,建立了引導有方向、支持有力度、獎勵有精度的產業政策體系。同時,新區不斷簡化手續,提高兌現效率。2018以來,僅新區本級就累計兌現各類產業惠企政策近2億元。
“今年,西咸新區正在對一些即將到期的政策進行修訂,也在制定新的產業政策。目前,經過對13項獎補政策的梳理,初步梳理出免申即享類、即申即享類政策50多條。”焦少飛說,“我們相信,上述工作措施將為新區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能。同時,將使企業與政策匹配更智能,惠企政策推送更精準,讓企業集中精力謀發展,真正享受政策紅利。”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