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31日從市政府獲悉,西安市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市境內外上市掛牌企業達到120家以上。力爭培育1000億級龍頭企業4家,500億到1000億級支柱企業5家,100億到500億級重點企業20家。
到2025年力爭培育
1000億級龍頭企業4家
《方案》明確,堅持市場導向和政府有為并重、堅持擴大增量和優化存量并重的原則,將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同深入構建“6+5+6+1”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十項重點工作”深度融合,優化上市公司結構和發展環境,切實提高上市公司運作規范性,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為西安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支撐”、注入“新活力”。
《方案》提出主要目標:“十四五”期間,基本形成資本市場體系逐步完善、上市公司“質”“量”穩步提升、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庫不斷充盈、資本市場風險穩定可控、上市掛牌工作“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到2025年,力爭全市境內外上市掛牌企業達到120家以上,高科技屬性上市公司占比逐年提升,鞏固強化我市“硬科技”實力。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庫規模明顯擴大,在庫培育企業數量達到700家。
到2025年,力爭培育1000億級龍頭企業4家,500億到1000億級支柱企業5家,100億到500億級重點企業20家,全市直接融資比重不斷優化,上市公司市值大幅提升。緊抓注冊制改革新機遇,適應資本市場政策新要求,規范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夯實主體責任,著力防范化解股票質押、公司退市等重大風險,形成穩定有序的西安資本市場新局面。上市工作機制得到新加強,保障西安資本市場蓬勃健康發展。
每年挖掘市級重點上市
后備企業不少于75家
我市將支持優質企業上市融資。加大后備企業培育力度。堅持“一企一策一專班”,加快推進已在陜西證監局輔導備案企業的上市申報和輔導驗收工作。深入開展“未來之星TOP100”和“龍門榜TOP20”評選工作,入選未來之星的企業直接納入西安市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庫,入選龍門榜的企業推薦納入陜西省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庫,不斷壯大后備力量。每年挖掘市級重點上市后備企業不少于75家,向證監局推薦輔導企業不少于20家。
推動優質企業上市掛牌,支持募投機構做優做強。依托西安絲路金融中心建設重要契機,大力發展風投、創投、產投,完善募投行業發展扶持政策措施。培育壯大本土創投機構,吸引全國知名創投機構來西安投資、在西安落戶。發揮“絲路股權投資聯盟”積極作用,打造市內外私募基金領投接轉的生態圈。落實證監會《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支持“硬科技”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支持“三創四新”企業在創業板上市。
努力在關鍵核心技術
“卡脖子”環節取得新突破
我市將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強,鞏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針對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分類分層開展培訓,規范其在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中的行為。支持符合條件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共同參與公司治理。
鼓勵上市公司通過資產重組、收購和分拆上市等方式,圍繞主業及產業鏈上下游開展資源重組。支持上市公司穩妥有序開展境外并購,做好資金籌措、風險防控和境內外業務整合,打造行業龍頭。
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定向增發、配股、發行各類債券和證券化產品等多元化方式融資,推動經營性資產整體上市,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上市公司盤活存量資產。充分發揮擔保機構作用,支持上市公司、股東開展長期限債務融資,優化資本結構。引導理財子公司、公募基金依規對接上市公司和債券發行人,助力直接融資。
鼓勵上市公司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示范帶頭作用,通過設立技術創新中心、研發機構、增加科研投入等方式,努力在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環節取得新突破,為西安絲路科創中心建設提供“硬支撐”。
督促退市上市公司提前制定
退市風險處置預案
《方案》指出,我市將妥善處置上市公司風險,積極穩妥化解股票質押風險。配合省級部門做好上市公司市場化紓困和政策性紓困工作,妥善處置股票質押風險。支持銀行、證券、保險、私募股權基金等機構依法合規參與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化解。
及時處置上市公司退市風險。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破產重整等方式化解風險。督促退市上市公司提前制定退市風險處置預案,確保平穩退市。支持投資者依法維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強化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政策支持。發生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等重大突發事件,對上市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造成嚴重影響時,各相關部門要制定有效應對措施,依托宏觀政策、金融穩定等協調機制,加強協作聯動,落實好產業、金融等方面的紓困惠企、增信保障政策,確保各項紓困措施直接惠及市場主體。對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上市公司,給予相應政策支持。(記者 張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