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時強調,國有大型企業要發揮主力軍作用。立足新發展階段,全省國資系統和國有企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提高保障重大戰略能力、創新驅動發展能力、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重大風險防控能力,努力在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中發揮主力軍和先行者作用。
記者:“全省高速公路實時路況、西部機場旅客進出港、引漢濟渭工程建設現場,以及陜西所有省屬企業的經營狀況,都可以在我身旁的大屏里看到。在省國資委國資監管大數據中心,已經實現涵蓋投資、財務、產權、人力等百余項業務功能。”
透過省國資委國資監管大數據中心這扇窗口,可以看到近年來,陜西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取得的明顯成效,省屬企業資產總額從2015年底的1.63萬億增加到2021年七月的2.83萬億元,今年1-7月累計實現營業收入8708.2億元,利潤總額290.4億元。
陜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文琪:“在‘十四五’的起步之年,制定了更高、更好的目標,到‘十四五’末交控集團的資產規模突破7000億元,‘十四五’末的管養公路里程突破7000公里,營業收入突破800億元,利潤突破30億元,同時進入中國企業500強。”
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宏明:“必須要尋求自身來突破的這些點,我們重點在兩塊發力,一塊就是推動企業的整體上市,實現體制和機制的一些變化,進一步激發全體員工的這種活力,第二個就借助秦創原這個平臺推動創新邁向高質量的發展。”
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嚴鑒鉑:“依托秦創原這個創新平臺加大研發的投入,加大大項目的攻堅,通過大項目‘揭榜掛帥’、項目制,通過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通過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借助‘鏈長制’,那么法士特要履行好鏈主的責任,把我們上下游的整個供應鏈要協同起來。”
面對經營質量不夠高、工業布局不夠優、治理體系不夠強、創新能力不夠足、統一監管需加力等問題,陜西國資國企還需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促進改革發展高效聯動。
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劉斌:“在今年的改革當中,還有幾個需要突破的,比如像外部董事聘任工作,還有就是我們經營層的選聘和考核工作,包括我們的契約化管理工作等等各個方面,都將要實現新的突破。我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國企改革在陜西省一定能夠把它做好。”
陜西省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瑜:“我們在做好全省供水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做好污水和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民生基礎設施市場,同時我們還不斷加大水飲品市場的拓展力度,我們的大秦之水已經成為全省著名的礦泉水品牌,我們在做好省內市場的同時不斷向省外市場擴展。”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熊良虎:“繼續圍繞陜西的藍天保衛戰,抓好環保集團大氣板塊,再一個就是引進更多的技術,來進行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我們環保集團牽頭,負責引進世界上先進的降碳技術,對二氧化碳實施捕集、利用、儲藏,在這方面為全省的企業出謀劃策。”
陜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冰:“數字化的轉型其實是所有企業的必由之路,那么文化企業同樣服從這一規律。陜西旅游集團目前在數字化方面,我們在我們行業里邊走得比較靠前,我們努力爭做全國排頭兵。”
長安匯通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聰:“下一步的發力點,一個是在優化產業布局這一部分,我們要重點發揮國有資本引導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作用。通過資本的作用、產融結合的方式,進而實現產業的調整和優化,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共同服務我們陜西的發展。”
未來,我省將不斷推動國資國企綜合改革,打造國資國企改革高地。確保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上都取得明顯成效。(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播》記者 田木 任超 張蓉 高維佳)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