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高西溝,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山地蘋果在驕陽下紅了“臉蛋”,谷子糜子迎著秋風搖曳起舞,一曲歡慶豐收的交響樂正在村民心中奏響。
2021年9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米脂縣高西溝村考察調研時指出,高西溝村是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一個樣板,你們堅持不懈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與時俱進發展農村事業,路子走的是對的。要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產業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一年來,高西溝村干部群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圍繞“生態發展+”延伸產業鏈條、拓展產業功能,扎實推動農業產業項目實施、村莊基礎設施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等重點工作,以守護生態美的實際行動,奮力譜寫出村強民富產業興的新篇章。
生態福祉看得見
9月1日,記者隨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姜良彪登上龍頭山頂,看到漫山遍野的樹林、果園、牧草將黃土高坡裝扮得郁郁蔥蔥,高西溝人統籌山水林田壩草沙系統治理的成果盡在眼前。
“高西溝村現有生態林2300畝、經濟林1000余畝,林草覆蓋率達到70%。得益于持之以恒的水土綜合治理,從1985年起,村民的收入一直在穩步提高,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19995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高西溝得到了充分驗證。”姜良彪自豪地說。
高西溝村現有的1000余畝果園,一直是村民重要的收入來源。今年,該村認真貫徹落實《榆林市發展高效旱作節水農業五年行動方案》部署要求,在此前依靠集雨窖儲存雨水用于山地蘋果灌溉的基礎上,積極引進旱作節水技術,實施“四位一體”節水灌溉1207畝,有效解決了干旱季節的果園灌溉問題。
“新架設的滴灌管道已經接入果園,果樹需水時打開閥門就能澆灌,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高西溝村民高治前說。
據了解,今年以來,高西溝村緊盯保護傳承高西溝經驗這一主線,大力整合既有資源,統籌推進萬畝谷子生態示范基地建設、蘋果園改造提升工程、水保生態展館裝修布展等10個項目,積極探索種植適宜本地的經濟作物,并建起了標準化小米加工廠,通過發展多種經營切實提高村民收入。
綠色發展底氣足
2021年9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高西溝村考察調研期間,臨時下車走進田間,走進田間察看谷子、糜子、玉米長勢,并同在田間勞作的村民高治周拉起家常。
談起當時的場景,時隔一年,高治周仍激動不已。“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村里一直在大力發展以生態文明、美麗鄉村為主題的旅游業。我們一家也在繼續搞好農業生產的同時,借助庭院改造政策支持把窯洞進行了整修,不僅自己住著舒服,碰到想體驗民宿的游客也有接待條件了。”高治周說。
“習近平總書記的肯定,對我們來說既是鼓勵,更是鞭策。一年來,我們始終牢記諄諄囑托,在全力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還采取一系列精準有力措施,全面改善提升全村人居環境和村民文明程度,500兆伏的光伏發電項目也正在穩步推進。”談及高西溝村聚力推動全面鄉村振興取得的成果,姜良彪的話里底氣十足。
底氣,源自高西溝人數十年來堅持治理水土流失、修復生態環境,堅持走生態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的恒心。從“肥土順水走,籽苗連根丟”,到林地、草地、耕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再到三份林地、兩份草地、一份田地的“三二一”,高西溝人秉持生態優先的理念,憑借吃苦耐勞的精神,將昔日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的山溝溝,建設成為而今山清水秀、村美民富的美好家園。
“今年以來,我們在村內大多數的空白地、退耕地上栽種了常綠樹種和景觀樹種,力爭早日實現‘既要綠化,也要美化’的美麗鄉村建設目標。提高產業發展水平方面,我們也對現有果園進行了提質增效改造,依靠技術力量提升山地蘋果和以小米為代表的雜糧產品品質,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精心打造特色品牌,真正將‘兩山’理念貫徹落實到推動鄉村振興的各領域全過程。”姜良彪說。(記者 許鵬 通訊員 馬露露 韓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