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近日,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對關中灌區寶雞、西安、咸陽三市的“噸半田”示范田玉米進行了實收測產。結果顯示,各示范田獲得較好收成,部分示范田塊小麥、玉米單產創歷史最高紀錄。
據了解,在去年特強秋霖和今年夏季普遍高溫伏旱等不利因素影響下,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玉米產業技術體系與我省各級農技部門緊密協作、共同努力,以高產優質品種為基礎,以小麥寬幅溝播技術和玉米“一增三改一防”技術為核心,實施增密度、緩釋肥、節水灌、調粒重、適晚收等配套技術集成,各示范田仍獲得較好收成,部分示范田塊小麥、玉米單產創歷史最高紀錄。其中,寶雞市岐山縣鳳鳴鎮朱家塬村示范田小麥畝產812.93公斤,玉米畝產752.49公斤,周年夏秋兩季畝產1565.42公斤;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鎮楊居村示范田小麥畝產769.06公斤,玉米畝產812.9公斤,周年夏秋兩季畝產1581.96公斤;咸陽市三原縣渠岸鎮惠家村示范田小麥畝產738公斤,玉米畝產711.87公斤,周年夏秋兩季畝產1449.87公斤。在3個示范基地中,2個超過“噸半田”目標產量,1個接近“噸半田”目標產量。關中灌區其他縣(區)“噸半田”示范田創建也取得了良好成效。關中灌區糧食生產“噸半田”目標基本實現。
專家組認為,在水肥條件有保障的關中灌區開展小麥—玉米周年“噸半田”示范創建,是農水結合、農機農藝融合的創新實踐,是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地力提升、高效節水、高產高效栽培等技術的系統集成,也是深入實施“兩藏”戰略,探索保障糧食安全新路徑、新模式的重要舉措。“噸半田”目標的實現,明晰了提升我省糧食生產水平的技術路徑,對進一步調動新型主體和廣大農戶種糧積極性、穩住糧食生產基本盤、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記者 艾永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