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小建 李文高
2022年,商洛市商州區農業農村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把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決扛起維護糧食安全的重大責任。
截至目前,全面完成全年40.7萬畝的糧食播種、2.2萬畝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完成林下種植1.89萬畝(其中種植糧油作物1.29萬畝),扛穩扛牢糧食安全這一政治責任。
提高政治站位 守牢糧食安全底線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
“要堅決扛牢糧食安全重任,落實耕地保護制度,抓好種子種業安全,做到應種盡種、應播盡播、顆粒歸倉。”商州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全韜如是要求。
一年來,商州區農業農村局緊緊繃住糧食安全這根弦,堅決扛牢糧食安全重任,局主要領導多次研究部署糧食生產工作,多次深入鎮村,現場調研糧食生產,督導小麥面積落實情況,幫助解決糧食生產中的難題。
同時,全面落實省市發展規劃中對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的要求,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規范耕地占補平衡,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嚴守耕地數量底線,保護、建設、利用好耕地資源,夯實糧食生產根基。
強化政策落實 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
種糧不是簡單的問題,種糧合不合算,農民群眾最清楚。
“種子、農藥、化肥一條龍服務,消除一切后顧之憂,越干越有勁!”這是商州區種植戶的一致感受。
為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商州區農業農村局積極下撥中省小麥促弱轉壯、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小麥“一噴三防”、化肥減量增效項目資金,為全區糧食穩產增產提供了資金支持。
同時,積極將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補助、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耕地地力保護等涉農資金下撥到各鎮辦及農戶手中,充分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截至目前,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283.76萬元,惠及農戶11.14萬戶,發放三批次實際種糧農民補貼758.43萬元,惠及農戶9.6萬戶,兌現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補貼330萬元,補貼面積達2.2萬畝,惠及農戶2萬余戶,兌現林下種植補貼158.93萬元,惠及農戶1.5萬戶,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
加強田間管理 守好增收技術關口
糧食安全,技術保障是關鍵。
針對關鍵季節、主糧作物,商州區農業農村局加強指導服務,成立糧食生產技術專家指導組,多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一對一”糧食生產技術指導服務,組織各類技術培訓達30余場次,受訓人員達3000余人。
組織技術專家團隊編印下發《全區十大農作物栽培技術及糧食、油料作物布局方案》《小麥、玉米、大豆、馬鈴薯播種管理技術方案》,《測土配方實施方案》《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案》等實用技術手冊10萬余份,開展苗情、蟲情、墑情監測,做到間苗適時、補苗及時、除草定時、追肥控時、防蟲搶時,做到田間管理環環相扣。
加大試驗示范 推廣集成技術應用
好糧食生產須堅持“藏糧于技”。
“我們推廣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達到了‘玉米不減產,多收一料豆’的目標,讓百姓一地‘雙增收’,受到了省市高度評價。”商州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商州區農業農村局加強試驗管理,強化試驗研究,做好試驗總結,促進集成技術熟化應用。通過建立試驗基地,圍繞品種、帶型、施肥、密度、機械和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開展試驗,開展了品種篩選試驗1個,化肥減量增效試驗1個,“肥效對比”試驗2個,“肥料利用率”試驗2個。
截至目前,對承擔的2組省玉米春播區域試驗、1組區域生產試驗、市春播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及區春播玉米新品種示范已完成室內考種、脫粒、數據匯總等工作,通過強化科技支撐,提高糧食生產效能,實現糧食生產內涵式發展。
倉廩殷實,是國家之福,也是百姓之盼。全韜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使命,勇挑糧食安全重擔,繼續將“藏糧與地”“藏糧于技”落實在行動上,為“中國人的飯碗里主要裝中國糧”奉獻力量。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