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擴寬了,幾米一處的垃圾箱很整潔,干凈的街道讓人居住的很舒適,下雨不泥,天晴無塵。污水處理廠也建成了,干凈又環保。街道整體改造后,晚上的路燈亮的直接照進了咱的心里。”銅川市宜君縣興寺村村民張華強站在煥然一新的街道環境激動地說。
11月8日,銅川市人大常委會開展的“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銅川市宜君縣五里鎮,五里鎮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為助推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做出了人大貢獻,工作成效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作為銅川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試點鄉鎮,五里鎮堅持把“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負責、代表票決、群眾參與”的機制貫穿工作始終。鎮黨委加強領導、制定方案,鎮人大依法監督、主動作為,政府精心組織、全面實施,代表認真審議、群眾積極參與,五里鎮人大嚴格按照方案要求,強化監督,助推項目實施,做好滿意度測評,全力推進工作,全力以赴把好事辦實,實事做好。
把“為民做主”變“由民做主”。在五里鎮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對大會票決的民生實事項目,嚴格踐行“三不原則”,即不設任何約束前提、不提任何組織意圖、不打任何暗示招呼,按照審議通過的民生實事項目票決辦法,政府向大會報告候選項目情況,包括候選項目名稱、主要內容、實施主體等內容,全體與會代表對候選項目進行審議,通過了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辦法,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經大會票決出兩個項目,并在會上當場公布結果,同時通過網站及張貼公告等形式公開票決情況,確保了民生實事項目依法依規、選精選準,實現了民生實事項目“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充分銜接。經鎮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全體代表票決,高票決出的項目為鎮區街道改造提升項目和鎮區污水處理站建設項目。
“先征求群眾意見,然后經過村委會研究決定、上報鎮黨委,然后鎮上再開會研究,提到人代會上,然后在會上投票表決。”五里鎮鎮人大代表郝艷表示,做好票決制工作,確定好民生實事項目是基礎。用于票決的項目既要符合大政方針政策,又要符合人民群眾期望;既要能惠及盡量多的人群,當年又能切實可行的完成;征求意見的項目一定要“接地氣”,不搞“高大上”,結合實際,盡力而行。
“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的推行讓政府民生實事的“路線圖”變成了“施工圖”,“計劃表”變成了“時間表”郝艷介紹說。為推動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工作順利實施,五里鎮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實施方案、簡明工作流程,項目征集、初定、票決、實施與監督,實行掛圖作戰,明確了工作目標、責任人和完成任務時間等,確保民生實事項目全面如期完成。
“去年8、9月份村民代表會的時候,鎮政府在我們村會議室征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當時村上基礎設施薄弱,其他鄉鎮發展的相對較快,我們村民代表都表達了想要改善基礎設施的心意。半年左右,街道的改造完成了,污水廠也建成了。這制度好,真心的為我們農民,別提心里有多高興了。”村民楊運鋒說。
五里鎮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面向社會征集項目建議,共搜集代表、群眾、鎮屬單位等各類意見建議50余條,歸納整理為20余條,涉及民生項目6項。截止目前,兩件民生實事項目中鎮區街道改造提升項目已于6月底完成,鎮區污水處理站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之中,年底將全面完成。該項目的建成將極大改善了鎮區的人居環境,助推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銅川市宜君縣五里鎮人大主席許智斌表示,實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是推動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要求;項目關注的是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全范圍提升法治意識和依法施政、行政、決策水平,借助于票決制,還能起到良好的監督壓力的作用,推進公眾參與與政府執行的融合發展;是更好尊重人大代表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激發代表履職熱情和責任擔當,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舉措。(孟星辰)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