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為保障公眾飲食安全,預防食物中毒發生,確保廣大群眾飲食安全,過一歡個健康、快樂、祥和的春節,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就節日期間食品安全風險提示如下:
一、在外就餐時
1.要選擇具備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或《小餐飲經營許可證》的正規飯店就餐。
2.就餐前應注意餐飲具是否經過消毒處理,未經消毒的往往有茶漬、油污及水滴等。
3.就餐時要注意辨別食物顏色和外觀是否正常,是否有異物或異味,口感是否變質。
4.應當樹立文明、健康、理性、綠色的消費理念,外出就餐時根據個人健康狀況、飲食習慣和用餐需求合理點餐、取餐,提倡“光盤”行動,剩菜打包。
二、外購食品時
1.購買外賣訂餐應選擇公示資質齊全的正規餐廳訂餐,選擇帶有“食安封簽”的餐食,收到餐食應查看封簽、包裝是否完整、無破損。
2.選購食品應選擇具備相應資質、食品貯存條件較好的正規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購買時查看標簽標識,選擇包裝完整、感官正常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不購買不認識的野菜和野生蘑菇。
3.凡需要冷藏和冷凍的食品購買后應避免在室溫下長時間暴露,盡快置于冰箱貯存,并盡量做到分隔或獨立包裝,避免交叉污染。即開即食食品開啟后應妥善貯存并盡快食用。
三、居家做飯時
1.制作前確認食材新鮮,沒有變質。食材要洗凈,刀具、案板和餐具要做到生熟分開。
2.加熱烹制過程要做到燒熟煮透。涼菜要現做現吃,可適量加入生蒜或醋殺菌。
3.冷凍食品宜解凍后再烹飪,生食品、半成品要燒熟煮透,色拉等生食菜肴、熟食鹵味即時食用。
4.烹調好的食物在室溫存放下不要超過2小時,食用冷藏后的剩飯、剩菜前應確認食品無腐敗變質并經再次徹底加熱后方可食用。
5.春節期間農村婚嫁團聚的事情增多,舉辦家宴時,應選擇持證廚師和有資質的流動服務隊。
發現餐飲食品安全問題,投訴時應按規定保存好認為存在問題的食物原狀,保存好消費票據等有關憑證。發生疑似食物中毒,要及時就診,并應保存好就診記錄、檢驗報告等相關證據,以便有關部門調查取證,及時撥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12331,為消費者維權。(記者 李婧)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