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西安市財政局了解到,2022年,市財政局研究提出“一三三五”重點工作思路,在“融資創新、投資創新、管理創新”方面,創新優化財政金融協同聯動機制,政府引導基金矩陣體系初具規模,財政金融政策體系持續擴面增效,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日趨完善,為西安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創新財政投入方式
政府引導基金撬動效能顯著提升
通過省、市、區聯動多元化出資等方式,西安設立100億元創新投資基金,率先推出1∶1返投比例和市場化運營機制,重點支持秦創原和科技創新發展。已投資決策33支子基金,合作規模224.85億元,預計帶動創新領域投資1972億元,其中28支覆蓋秦創原“一總兩帶”區域,占比達85%。
西安以“城市更新+產業導入”模式組建100億元城市更新基金,圍繞片區綜合開發、老舊街區改造、產業園區建設等,已立項蓮湖區農興路片區、新城區南張村及周邊片區、大興新區大慶智路等區域子基金8支,集合規模250億元,預計帶動城市更新領域投資1488.65億元。
西安財政聚焦紓困,全力以“復”。通過“股債融合+投貸擔”聯動機制,組建50億元抗疫恢復發展基金。已圍繞抗疫保障、民生保供及重點產業領域投資12.6億元,帶動4000家上下游市場主體發展,帶動就業7300余人。
持續發揮100億元大西安產業基金作用,累計投資各領域子基金46支,合作規模773.14億元;通過“引導基金直投+子基金投資”,累計支持項目877個、上市掛牌企業76家,撬動產業總投資4311.4億元。
此外,積極謀劃構建“引導基金+市場化子基金+國有直投基金”的基金矩陣體系,支持市屬財政投資平臺設立兩鏈融合、科創天使、龍門成長等市場化直投基金,通過與各領域社會資本聯合、跟進投資方式,協同支持初創期、上市后備及重點產業鏈企業,強化資本賦能發展。
系統謀劃組合式政策體系
全力支持穩增長等重點工作
西安研究出臺財政金融“組合式”政策體系,全面推動財政政策“擴面、增量、降本、增效”。
全年投入財政金融類引導資金18.48億元,撬動社會資本576.34億元,資金投入放大31倍,財政金融政策杠桿作用進一步提升。
全面落實企業上市、科技金融、創業擔保、農業保險等財政金融穩增長重點領域扶持政策。對108家次企業給予分階段、全周期獎勵支持,2022年新增A股上市企業9家,首發募資83.81億元;撬動1781家科技型企業新增融資53.38億元;為近百億元農產品提供政策性風險保障。
西安成功申報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試點,獲得4000萬元中央獎補資金支持,促進全市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功能不斷完善提升。
全力推動政府性擔保體系建設
支持市場主體融資降本減負增效
2022年,組建百億規模西安擔保集團,打造全市國有擔保股權運營、政府性擔保業務實施和重點領域項目融資增信總平臺。新增擔保額突破200億元,支持企業超8.8萬戶,引領帶動全市多層次、全方位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不斷完善。
支持全市12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資本規模達到126.31億元,去年支小支農及實體經濟領域新增擔保額322.08億元,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充分發揮20億元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增信基金和科技風險補償基金作用,通過“五方分險”模式,引導擔保機構服務小微、“三農”等主體2.22萬家次,帶動擔保貸款規模91.38億元。
今年,西安財政將堅決貫徹全國、全省財政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深化財政改革創新,全面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力爭在基金賦能、政策引導、擔保增效等財政金融領域實現更大突破,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王赫)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