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是全民關心的大事,直接關系哪些藥可以報銷,進而影響患者看病就醫的全過程。日前,國家醫保局公布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情況和2022年新版目錄。2月15日,記者從陜西省醫療保障局獲悉,自2023年3月1日起全省將統一執行《2022年國家藥品目錄》,談判藥品中的阿茲夫定片和清肺排毒顆粒新的醫保支付標準自2023年4月1日起實施。
新版目錄五個部分組成 藥品總數2967種
新版目錄由凡例、西藥、中成藥品、協議期內談判藥品和中藥飲片五個部分組成,其中西藥部分1293種,中成藥部分1311種,協議期內談判藥品部分363種,藥品總數達到了2967種。此外還有納入支付范圍的中藥飲片892種。
記者梳理發現,經過最新調整,共有111種藥品新增納入新版目錄,最新目錄調整主要面向新冠治療用藥、近5年新上市或說明書修改的藥品、國家基本藥物、罕見病用藥等。新增藥品進入目錄之后,一方面填補了原來目錄里的保障短板;另一方面也給臨床用藥多了一些新的選擇,也部分實現了目錄內藥品的更新迭代。還有3種藥品被調出目錄,均為被藥監部門注銷文號的品種。這些藥品的調出,經過了專家論證,按程序確定,不會影響臨床用藥。
此次目錄新增的藥品中,23個藥品是2022年新上市的。調整中,共有24個國產重大創新藥品被納入談判,最終奧雷巴替尼等20個藥品談判成功;阿茲夫定片、清肺排毒顆粒等2個新冠治療用藥,以及7個罕見病用藥、22個兒童用藥等被成功納入目錄;在肺癌領域,此次不僅新增了洛拉替尼、賽沃替尼等療效顯著的新藥,原目錄內的恩沙替尼、塞瑞替尼等藥品價格也顯著下降;在糖尿病領域,新增的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是國內首個胰島素和GLP-1的復方制劑,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在罕見病領域,新增了治療多發性硬化的富馬酸二甲酯、治療肺動脈高壓的曲前列尼爾、治療視神經脊髓炎的伊奈利珠單抗等藥物,醫生和患者有了更多臨床選擇。
最新調整預計未來兩年內為患者減負超900億元
對于患者來說,很多特效藥雖然效果好,但高昂的費用卻成了攔路虎,而進入醫保目錄無疑是“用得起”藥物的必要途徑。新版醫保目錄中部分藥物降價幅度顯著,所有參與醫保競價談判的藥品,平均降幅為60.1%。據國家醫保局統計估算,從患者負擔情況看,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本次醫保目錄調整預計將在未來兩年內為患者減負超過900億元。
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實施后,更多藥品納入了基本醫保,醫保覆蓋范圍越來越廣,老百姓基礎就醫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陜西省醫療保障局要求各地要嚴格執行《2022年國家藥品目錄》的有關規定,不得自行制定目錄或用變通的方法增加目錄內藥品,不得以任何名義調整藥品目錄內品種、劑型和限定支付范圍。對本次調整中被調入的藥品,要按規定納入基金支付范圍,被調出的藥品要同步調出基金支付范圍。
各地要結合基金承受能力和醫保管理實際,完善目錄內藥品的支付政策,并做好政策銜接。甲類藥品按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比例支付,乙類藥品應先設定一定的個人自付比例,再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支付,并作動態調整。中藥飲片按甲類管理,限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使用的藥品不區分甲、乙類。漢防己甲素等29種藥品繼續按照《關于開展醫保藥品支付標準試點工作的通知》的支付規則執行。
協議期內談判藥品和競價藥品執行全國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對于競價藥品,實際市場價格超出支付標準的,超出部分由參保人員承擔;實際市場價格低于支付標準的,按照實際價格由醫保基金和參保人員分擔。談判藥品或競價藥品被納入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或政府定價的,由省級醫保部門按相關規定調整藥品醫保支付標準。(記者 馬相)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