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荔縣埝橋鎮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委、市委、縣委全會精神,始終對標“建成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和“大美大荔共同富裕”戰略定位,對表“建設新時代和美埝橋”目標要求,堅持“一軸兩帶三區多點”的發展思路,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為前提,以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抓手,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工作站,兩個“三品一標”同向發力,通過“抓質量、強監管、樹品牌”使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保障,保護了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埝橋鎮依托新大蒲路產業帶和白虎屯、阿河、南高遷等8個產業園,完善產業帶和園區基礎設施,促進產業提質增效,5000畝“陽光玫瑰葡萄”成為老百姓增收又一新亮點,“來埝橋,享一次果香之旅,三萬畝名優特水果等您嘗”的推介之聲響徹縣內外。
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縣關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政策,在持續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的基礎上,埝橋鎮按照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堅持市場導向,突出產業發展,把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強化政策培訓、加大典型宣傳力度,全方位推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從各村上報的2022年農村集體經濟收益情況預測表來看,年度內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下的薄弱村數量為7個,10萬元以上的村2個。同時,在集體經濟發展探索中,埝橋鎮還總結出現代農業、資源盤活、鄉村旅游、三產融合、物業租賃、生產服務等六種發展集體經濟的典型模式,為大荔縣集體經濟發展樹立了新樣本、探索了新路徑,全鎮上下初步形成了設施農業本固枝榮、特色產業根壯葉茂、集體經濟發展后勁十足的生動局面。
此外,埝橋鎮認真做好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工作,嚴格按照要求規范該鎮13個村的財務管理,同時,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了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收支兩條線,規范村級收入,所有村級財務收入必須及時上交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賬戶,嚴控村級財務支出,落實開支審批制度;實行財務電子化管理;確保農村財務委托代理的規范化工作;提高村級財務信息透明度,推進村級財務公開工作經營化、制度化、規范化,確保村級財務公開工作落到實處。
在扎實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方面,埝橋鎮積極做好全鎮13個村的清產核資和組織成員錄入工作,并率先在全縣完成清產核資工作,嚴格按照作戰進度圖,完成該鎮13個村的產權改革及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成立工作,保證各階段材料全面、真實。同時,高標準、高要求整理農村制度產權改革工作檔案,把各村所有資料裝訂成冊,以便存檔,確保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有序推進。在繼續完善土地確權后續工作方面,該鎮建立問題清單,糾正證書錯誤,收集土地確權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家庭成員、地塊等錯誤信息,歸檔整理、及時更正,確保糾錯后的證書和各類資料規范、完整、無差錯。
今年,埝橋鎮將在2022年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真執行民主理財制度,推進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和農產品質量檢驗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提升監督水平,嚴格把關財務支出范圍,確保村級資金合理、合法、合規使用,加強村會計培訓工作,全面提升村會計的財務水平和業務能力。進一步學習宣傳農村土地承包法等相關法律、政策,依法保護農民的承包經營權,規范土地流轉合同,維護承包方、轉包方的合法權益,適度擴大農業規模經營,加大經管站和質監站等先鋒部門有關政策的普及宣傳力度,指導支持農業專業化合作社建設與發展。同時,開展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監督落實,抓好相關村組財務、安全、項目培訓,促進農業產業化,更多地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勇立潮頭,方知浪高風急;奮勇搏擊,方能沖云破霧。一年來,埝橋鎮一項項務實舉措相繼推出、一件件民生新政亮點紛呈、一樁樁暖心實事落地見效、一點點細微成績累積收獲、一批批上級調研助力前行,涓涓細流匯聚成江河湖海,繪就出埝橋鎮色彩斑斕的幸福美好新畫卷,全鎮上下輕裝上陣,推動發展的底氣更足、步伐更穩。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埝橋鎮將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實干實績,促進整體工作再開新局面、再上新臺階、再創新佳績。(司璐)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