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作為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2月23日,西安市印發《西安市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促進更高能級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總體目標:實現“標準立市、質量強市”
《方案》以實現“標準立市、質量強市”為總體目標,強化政府層面與市場層面標準化雙向互動,筑牢標準化頂層設計系統化、統籌化、先進化根基,努力打造貫徹標準化發展戰略、引領標準化改革創新發展的內陸先行地,以高標準賦能高技術創新、支撐高效能治理、促進高水平開放、保障高品質生活、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西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堅實標準化支撐。
短期目標,到2025年,協同推動結構合理、重點突出、符合西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標準體系與“三中心二高地一樞紐”六維支撐體系、現代化產業體系有序銜接、互促互融,標準化戰略引領“六個打造”取得突破性進展,標準強市戰略實施取得顯著成效,促進更高能級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遠景目標:到2035年,以質量效益為導向的標準體系更為成熟,促進標準化創新發展的工作機制基本定型,標準化創新能力全面躍升,標準多元供給和實施應用有效性穩步增強,標準化治理效能和標準國際化程度明顯提升,引領示范效益不斷顯現,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開放融合、共建共享的標準化良好工作格局全面形成,西安市標準化總體水平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
七個方面細化 推進標準化工作
為確保標準強市戰略實施取得顯著成效,不斷夯實標準化治理體系、標準化政策體系、新型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和標準化服務體系。《方案》從七個方面將目標具體化:
——標準化體制機制逐步完善。探索建立法規規章引用標準、政策實施配套標準和考核評價應用標準制度,以及標準化考核評估、獎勵激勵等機制。逐步形成需求導向、創新驅動、項目支撐、協同高效的標準化工作體系和制度體系,營造良好標準化創新發展環境。
——全域標準化縱向深入發展。標準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各方面、各領域、各環節,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家和行業標準50項以上,發布地方標準150項以上,高質量創建各領域試點示范項目50個以上。
——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基本建成。聚焦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產業發展、生態宜居、民生幸福等方面,加快構建符合西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新型標準體系,逐步健全多元化地方標準體系。
——標準化創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成果標準轉化率有效提升,共性基礎技術和應用類科技計劃項目形成標準化研究成果的比率達到50%以上,爭創全國標準創新貢獻獎3項,評選西安市標準創新獎50項以上,新增“西安標準”50項,培育發展團體標準50項、企業標準“領跑者”50項以上,“對標達標提升活動”持續領跑全國。
——標準化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地方標準化法規政策體系基本健全,地方標準、標準化試點示范等管理規范高效,標準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標準化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系統推進提升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協同治理能力。
——標準化開放程度顯著增強。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關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建設,更好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鏈接。深入拓展標準化國際、國內合作,穩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培育支持西安優勢、特色技術標準轉化為國際、國外先進標準30項以上。
——標準化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積極爭取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化技術組織秘書處、工作組5個以上落戶西安,合理布局市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10個以上,完善標準化人才培養模式,培育標準化人才5000人以上,健全標準化專家人才庫,有力支撐西安標準化工作優化升級。
(記者 閆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