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召開全省推進“標準地”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與多部門共同研究加快推進“標準地”改革工作。
會上指出2023年1至5月,全省已供應工業用地“標準地”72宗9783.7畝。會議強調,開展“標準地”改革是深入貫徹落實全省“三個年”活動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構建陜西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礎保障,是深化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推動全省工業用地提質增效的有力手段。各地要嚴格落實“標準地”改革措施,切實解決區域評價范圍不明確、區域評價事項不精準、區域評價成果運用不全面、控制性指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充分發揮“標準地”改革在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會議要求,各有關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樹立集成意識,加強分工協作,強化與其他領域改革工作的銜接,形成推進改革的工作合力,共同推進“標準地”改革走深走實。要厘清區域評價事項標準,明確評價結果運用,不斷提高土地供應效率,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要加快完善省級配套制度建設,建立具有陜西特色的指導性指標體系和操作性強的控制性指標體系,助推高質量項目落地,高標準夯實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陜西篇章的土地保障基礎。(記者 龔偉芳)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