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降低工業企業成本,不斷提高土地資源要素配置效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西安不斷推進“標準地”改革。據統計,今年1月至10月,我市累計供應工業用地“標準地”47宗7626.4505畝,省級以上開發區出讓“標準地”36宗、面積共計約7144.16畝,“標準地”供應的宗數、面積均為全省前列。
今年以來,市資源規劃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三個年”活動,落實市委、市政府八個方面重點,以不斷提高土地資源要素配置效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深入推進“標準地”改革,并制定《西安市2023年“標準地+承諾制”改革任務清單》,明確各區(縣)政府、西咸新區管委會、各開發區管委會以及市級各相關部門的具體任務、職責分工和完成時限。
與此同時,市資源規劃局通過開展“區域評估”,將原來由企業拿地后需要開展的“區域評估”事項前置到供地前,由政府組織實施。大幅壓縮了企業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積極推行“告知承諾制”審批,進一步簡化審批環節和流程,提高審批效率。
其中,高新區充分融合《西安市2023年“標準地+承諾制”改革任務清單》,推出“區域評估+用地清單制+標準地”一體化改革,構建起公開透明、規范高效的土地供應新模式,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實現“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進一步加快工業類項目落地投產。
位于西安高新區長安通訊產業園西南部的“先導院項目”處于高新區光電子產業集群板塊,規劃用地面積約33畝,規劃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米,建設有生產大樓、生產車間、綜合樓等研發共用設施。經“標準地+承諾制”改革,該項目審批效率大幅提高,從今年3月8日完成前期各項預審工作正式上傳資料到3月11日核發工規證,僅用了2天時間,項目開工前平均少跑12個窗口,60次以上,申報材料減少70份以上,節省超過100萬費用,極大地節約了企業成本,助力企業項目建設駛入“快車道”。
(首席記者 龔偉芳)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