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迎春來,長街短巷里年味兒漸濃,商圈游人如織,集市熱鬧非凡,西安處處升騰著“煙火氣”。近日,記者走入城市天然氣輸配系統的起點——狄寨塬門站,接收、檢測、過濾、調壓、分配……在看不見的地下,9766公里縱橫交錯的燃氣管線扛起“承上啟下”的重擔,把源源不斷的天然氣送入千家萬戶。
巡檢保養 燃氣管線“撣塵”迎新春
秦華燃氣狄寨塬門站位于灞橋區狄寨塬南枝魏村,和呂小寨門站、高陵門站共同承擔著西安市320萬戶民用、1.4萬戶工商用戶的燃氣輸配任務。
記者走入該門站內看到,7個外形酷似巨型“氧氣瓶”的旋風式除塵器,在寒風中排成一列,其身后還連接著臥式除塵器,這兩道凈化程序,過濾了天然氣中的雜質;破土而出的9條燃氣管道,如蛇一般蜿蜒在地面上,經過凈化、加臭、調壓后的天然氣,又沿著管道在不遠處鉆入地下,流向西安市大大小小的高中壓調壓站及供熱站。
作為西安燃氣重要的5個氣源通道之一,狄寨塬門站承擔著接收上游管道氣,將天然氣輸送到各燃氣管網的重任,因此,站內設備的健康運行直接關系到下游居民能否正常穩定用氣。趕在新春之前,為燃氣管線與設備“撣塵”,成了檢修工們的頭等大事。工作多年的趙捷,履歷表特別“簡單”,10年里一直是狄寨塬上的“守門人”。
“門站配備有壓縮機組、冷卻系統、過濾器、計量系統設備等,其中調壓器的維護保養是場站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過濾器維護則是眾多環節中最費時費力的。”趙捷說道,每年狄寨塬門站對10臺過濾器進行春秋兩季的設備保養,主要對過濾器內20余根濾芯進行拆裝清理。
為了給下游提供安全清潔的天然氣,趙捷與同事們對設備保養從不馬虎。“進入站區,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論多惡劣的天氣,都要雷打不動地堅持巡檢,多看一眼,就少一份隱患。我們日均萬步起,每個節假日都是最忙的時候。”趙捷感說。
調配氣源 動態監控分析門站數據
冬季是燃氣保供的關鍵時期。在秦華燃氣運行調度指揮中心內,IOC智慧大屏上顯示著氣象信息、各場站運行情況與當日實時供氣量等數據,一旁的兩塊小屏則動態展示各場站實景;3名調度員面前的電腦上,閃爍著密密麻麻的數據,反映著管線內天然氣輸送的“脈動”。
“港興路調壓站,這里是調度中心,請調高流量調節閥,將瞬時流量由5萬方/小時提高至20萬方/小時,增加次高壓管網的輸配量。”從業超過30年的調度班長李德勝一邊登記數據,一邊撥打電話下發指令。記者觀察到,為避免信息遺漏、高效響應訴求,指揮中心共設有4部電話,分別用于聯系上游供氣單位、搶修隊、服務熱線與內部職能部門;調度員們還有1部對講機,可以“呼”叫全市51個場站及4支市級燃氣應急搶險救援隊。
記者了解到,西安每年11月至3月的用氣量,占到全年的70%以上。冬供大考中,如何把天然氣保質保量輸送到千家萬戶,是一道“燒腦”的難題。
“天氣溫度的變化、管網的水力平衡、運行工況的改變、不同氣源的組合調配、下游用戶的實際需求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供氣可靠性和安全性。”運行調度指揮中心部長助理張迎旭介紹,調度員要具備豐富的燃氣知識,不僅要讀得懂數據還要能科學精準調配氣源。當管網運行發生異常狀況時,調度員還要迅速在腦海中繪制出“城市燃氣管網圖”,及時準確下達關閉閥門、組織人員搶險搶修、必要時啟動應急氣源補供。
保障春節用氣,這群守護燃氣安全的“智慧大腦”們提前進入備戰狀態,他們綜合分析歷史數據、近期用量、節慶活動與氣象預報,科學制定了保供氣方案。預計春節期間,每天有1600萬方天然氣通過地下綿延的燃氣管網輸送到西安主城區。
點火通氣 藍火苗調壓入戶不容易
清晨,小南門早市里炸菜盒、烙牛肉餅離不開天然氣;正午,經開區的工廠生產用能離不開天然氣;傍晚,城區居民做飯、取暖也離不開天然氣……特別是在新春到來之際,若是缺少燃氣的助力,年味兒都會少一半。
為了趕在春節前把天然氣送到浐灞國際港綠地新里城2755戶居民家中,秦華燃氣城北公司港興路綜合服務站的9名運檢工,一連幾天都駐扎在現場,緊鑼密鼓地進行中低壓調試、管道氣密性檢查、入戶安全隱患排查、通氣置換點火作業。
在綠地新里城小區的調壓柜前,陳師傅與搭檔兩人協作,先將中壓管道內的空氣置換完成后,一人在燃氣井處觀察監測,另一人從管道的入口向出口逐級開啟閥門,遵循由高到低的原則設定壓力,按步驟一項一項進行,隨時盯控著壓力表上的數值。
記者看到,陳師傅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緩慢而精準的,聽到有氣體排出的“刺刺”聲,他緩緩將閥門關閉,待壓力平衡無氣息聲后,又重復起之前的動作。調試好調壓柜后,小區每棟樓還設有立管放散閥,作為天然氣入戶前的最后一環,陳師傅還為其接上了水柱表,檢測每條管道的氣密性,確保點火通氣萬無一失。
“為了保證系統運行管理安全,維修簡便,燃氣管道被劃分為不同的壓力等級,比如市政管網一般使用高壓和中壓燃氣管道,而家庭使用的一般是低壓燃氣管道。”從業30多年的燃氣檢修老手陳師傅介紹道,小區通氣看似簡單,實際上,從門站將氣源運到分輸站,再送入千家萬戶,不僅要經過3次調壓,點火前還要逐樓由高往低入戶置換并進行用氣前的安全檢查。
小區9號樓正式通氣,在居民李先生家中,陳師傅耐心調試完燃氣設備,輕輕轉動旋鈕,淡藍色火苗立刻跳躍起來。他笑著說:“這萬家‘煙火’背后,有我也有你的守護。”(記者 郭沛然)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