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作為農民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保障,是農民致富之本和農業發展之源。為切實推動耕地保護工作深入開展,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四措并舉,堅決扛牢耕地保護政治責任,全面落實“田長制”,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守牢耕地保護紅線。
壓實耕地保護主體責任
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同市發改委印發《西安市2024年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制度文件,與區縣簽訂責任書,分解下達全市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圍繞耕地保護考核五個“一票否決”指標任務,通過召開工作推進會、下發督辦函、一線實地核查等多種形式,指導督促區縣順利完成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核實處置成果上報,穩妥有序推進耕地恢復。
緊盯耕地保護“田長制”運行成效
西安始終堅持黨政同責,推動建立黨委統一領導、政府具體負責、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的田長制責任體系,先后印發了《關于開展耕地保護督導檢查的通知》《關于加快承諾耕地圖斑出土見苗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核實處置與耕地保護責任考核相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層層壓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同時,持續推動“田長+網格員”的田長制監管系統有效運行,全面開展督導巡田。上半年,全市共開展巡田2.9萬次,上報問題線索200余件。
耕地疑似變化圖斑整改
今年上半年西安下發全市耕地變化圖斑,并先后兩次召開全市大會進行安排部署,明確工作要求,嚴控新增耕地流出,統籌做好流出耕地恢復整改,及時組織開展核實,逐地塊確認是否發生地類變化,加強后續管控,確保恢復整改耕地長期穩定利用。
同時,數字技術賦能耕地保護,不斷提升耕地保護信息化管理水平。開展耕地保護立體巡查采用“人防+技防”模式,實時動態監管,有效遏制違法行為,降低新增違法。
落實耕地保護激勵獎補
按照省、市耕地保護激勵獎補政策和2023年度指標任務完成情況,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向雁塔、灞橋、未央等14個區縣、開發區發放3000萬耕地保護專項補助資金;組織評選年度耕地保護先進區縣、先進鎮(街)。所有獎補資金都用于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行為,以點帶面加快構建全市耕地保護新格局,確保全市耕地數量和質量提升。(首席記者 龔偉芳)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