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服務驛站將貼心的就業創業服務送進高校、系列專場招聘會讓高校畢業生從找工作到“挑”工作、創新服務舉措讓殘疾等重點人群不再為工作發愁…… 今年以來,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聚力“八個新突破”,通過實施一系列就業創業新舉措,持續夯實民生之基,打出就業創業“組合拳”,讓這份民生答卷更溫暖更厚實。
搭建平臺 打通就業創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我已經是高新區一家科技企業的正式員工,這多虧就業服務驛站的老師們專業的就業指導。”8月14日,今年剛從西安文理學院畢業的小賈說,剛畢業時,他比較迷茫,一時不知道什么工作適合自己。沒想到,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設在學校里的就業服務驛站咨詢,工作人員非常專業地從職業長遠規劃、專業發展等方面提供了建議。很快,在2024年全國大中城市春季巡回招聘會上,他找到了高新區一家科技公司的工作,如今他已順利通過了見習期成為一名正式員工。
“在西安文理學院就業服務驛站,我們通過就業指導、崗位直通車、技能充電站等系列服務,幫助大學生高質量就業。”雁塔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作為全市首個高校就業服務驛站,雁塔區與高校、企業等攜手,建立“1+6+N+1”(發揮1個校級就業服務驛站總牽頭作用、6項服務功能、N個提供就業服務的“樂業小站”、1個就業困難畢業生的幫扶舉措)全方位、個性化、全鏈條的高校就業服務機制。
高校就業服務驛站的平臺作用越來越顯現。今年3月初,西安文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以微專業、校企訂單班為切入點,面向全校49個專業招生,將企業崗前培訓與企業職場引入校園,解決了學生對企業、職業的認知缺失問題,加大學生與企業的黏性,使企業能夠招收到合適的人才,最終形成高質量就業+高素質人才的校企合作雙贏局面。
據悉,今年,西安市計劃在市域高校設立就業服務驛站50個,舉辦現場招聘、網絡招聘、直播招聘、就業指導、創業輔導等就業活動500場(次),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截至7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1.26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75%。已舉辦人社工作進園區和各類線上線下就業創業活動531場(次),設立高校就業服務驛站35個,完成年度任務的75%。
多方聯動 高校畢業生從找工作到“挑工作”
“平時聽別人說,找工作很難,但今年求職經歷,讓我深切地感受,只要有準確的定位和良好的心態,找工作其實不難。”今年畢業于咸陽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小劉說。她還在學校準備簡歷時,就接到蓮湖區人社部門的電話,不僅推薦了幾個適合的企業,還被邀請參加今年7月在蓮湖區舉辦的2024年西安市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招聘會。如今,小劉已選擇在蓮湖區的一家食品企業工作,這家企業距離他家只有不到20分鐘的車程。
與高校畢業生小劉不同,西安郵電大學畢業生李同學對找工作有了明確定位。在西安市舉辦的全國大中城市春季巡回招聘會上,他一口氣投出5份簡歷,很快就接到西安經開區一家信息科技公司的簽約通知,這讓他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8月14日,如今已入職的小李說:“西安市舉辦的一系列高質量的招聘會,讓我在找工作時有了更多的選擇,實現了從找工作到挑工作,如今我在喜歡的工作崗位,我一定會好好干。”
聚焦民生實事,今年西安市始終將把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們繼續按照部、省、市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安排部署,圍繞支柱產業和重點企業需求,積極發揮政校企三方聯動機制,先后在各重點高校舉辦了全國大中城市春節巡回招聘會、2024年西安市高校畢業生巡回招聘會、‘職引未來’大型人才招聘會、‘萬企進校園’等面向廣大高校畢業生的系列招聘會。”與此同時,西安市全面落實就業幫扶措施,廣泛開展“1131”服務(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助力廣大畢業生盡早實現高質量就業。
為了辦好就業創業這一民生實事,今年初,西安市就為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明確了目標,計劃提供市場化就業崗位8萬個,提供適合畢業生見習的崗位2萬個。“西安市計劃先后組織舉辦‘職引未來’大型人才招聘會、民營企業服務月、‘萬企進校園’等各類就業創業活動,面向高校畢業生提供市場化就業崗位50.2萬個,發布就業見習崗位2.44萬個。”西安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西安市已提前完成了全年計劃任務。
創新服務 讓重點人群不再為找工作發愁
“浐灞國際港零工驛站不僅有免費培訓,還幫忙介紹工作,這對我們這些沒有一技之長的人來說,簡直是解決了大問題。”曾因照顧患病老人“失業”半年的劉女士說,如今,通過這一零工驛站,找到了一份保姆的工作,收入還不錯。
“今年以來,我們浐灞國際港零工驛站通過為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人群提供暖心服務,逐步引導他們轉變求職觀念,破解就業難的問題。”浐灞國際港組織人事部工作人員何芳說。今年以來,浐灞國際港全力推進“零工驛站”建設提質增效和“家門口就業”服務落實落地、見行見效,幫助更多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與浐灞國際港不同,新城區結合轄區實際情況,積極開展社區、街道和區級“三級聯動”的促進就業幫扶工作,專門幫助有就業意愿的“全職媽媽”、殘疾人等重點人群就業。新城區中山門街道東三路社區的36歲劉女士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也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東三路社區就業創業驛站積極探索符合轄區特色的創收增能項目,打造“媽媽崗”社區驛站品牌。在社區幫助下,劉女士發揮繡制布藝手工藝品的特長,作為“老師”參與了社區兩個項目的培訓,實現增收6000余元。新城區轄區里像劉女士這樣的全職媽媽有很多,在社區、街道、區人社局的共同努力下,媽媽們在增收的同時,兼顧了對家庭的照顧。新城區將持續為轄區居民提供幫扶,幫助更多人完成從“指尖技藝”到“指尖經濟”的轉變。
一個又一個區縣的創新舉措的落實、見效,正在形成幫助重點人群就業的強大合力,讓他們不再為找工作發愁。這一系列創新舉措,只是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推動重點人群就業創業的縮影。按照2024年的工作計劃,今年年底前,西安市將幫扶不低于2萬名失業人員再就業,不低于3000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西安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西安已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1.27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63.38%;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596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86.53%。同時,實現了“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就業是民生之本,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生活。今年以來,西安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促進各類人才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文/記者 王濤 實習生 龐少博 圖/記者 王旭東)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