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綜合保稅區內十分熱鬧,8輛貨車一天多次往返進出卡口,將20個集裝箱運入區內進行保稅倉儲。這是西安浐灞國際某物流有限公司通過“一線一票多車”整報分送模式進區的620噸牛卡紙,標志著“一線一票多車”模式在西安綜合保稅區正式落地。
“過去一票一線進出境備案清單需要多輛貨車運輸的貨物,要靠專人統一指揮,待全部車輛到達后集中過卡進出區。同時調集多輛卡車,協調難度大,現在有了新政策,不僅提高了車輛調度效率,而且還降低了貨物滯留風險,為我們節省了一大筆費用。”該公司負責人喬文博說道。
據悉,海關總署出臺《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方案實施方案》,明確優化“一票多車”貨物進出區流程。允許“一票多車”貨物整報分送、單車進出區,打破了傳統“整報、整出、整入”的限制。通過申報“一線一票多車”核注清單,綁定“一票多車”核放單,實現一線進出口貨物由同一或不同車輛運輸進出區。企業可根據運輸時效和成本將貨物拆分成多批次,靈活辦理進出區手續,同一車輛可以重復進出區使用,有效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改革帶來的便利不僅于此,在西安綜合保稅區內,陜西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一批來自俄羅斯的牛奶首次通過“區內直轉”方式,從“保稅貨物”搖身一變成為了“非保稅貨物”。在完成申報手續進入待檢區幾十秒后就順利放行,直接運往同一個倉庫內的非保稅貨物存儲區,整個過程不到1小時。
傳統模式下,綜保區內的保稅貨物轉換為非保稅貨物需要安排車輛將貨物運至卡口,等車輛出區后,再返回區內才能完成“身份轉換”。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貨物流轉效率也提不上去。現在,運用“區內直轉”政策,以數據“跑路”替代貨物“跑路”,不必讓實貨進出卡口,降低了貨物裝卸、車輛運輸成本,流轉效率也大幅提升。
據介紹,海關總署《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方案實施方案》印發后,西安車站海關第一時間組織政策研究并廣泛宣傳,主動對接有需求的企業,充分解讀23條改革措施。隨著“一票多車”“區內直轉”等便利化舉措先后落地,為企業實現提質降本增效,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西安車站海關關長陳曉表示,下一步西安車站海關將繼續充分發揮海關職能作用,持續提升“保稅+”新業態服務水平,提高全流程監管效能,暢通內外貿轉換通道,助力外貿企業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為促進陜西自貿區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做出更大貢獻。(記者 馮曉瑞)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