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開展森林經營,推動森林可持續經營;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提高林產品供給能力;探索國有林場聯合經營機制,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陜西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促進全省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林業產業持續壯大、農民收入持續增加,推進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現代林業經營方式
鼓勵各地引導農戶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轉林地經營權。推廣家庭聯合經營、托管服務經營、股份合作經營等模式,完善小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經營管理農戶分散的林地,整村或組推進林地規模經營。對仍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管理的林地,將集體林地收益權量化到戶,收益權證發放到戶。鼓勵各類企業通過租賃、入股、合作等形式參與林業經營。
探索國有林場聯合經營機制
鼓勵國有林場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通過合作、委托、租賃等形式開展場村合作經營,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國有林場經營性收入分配激勵機制,促進集體林經營水平提升。
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支持各地采取改善林業生產經營條件、購買社會化服務、補助林權收儲擔保費用等措施培育林業規模經營主體。發展家庭林場,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需要辦企業。鼓勵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林業企業開展林業職業技能實訓,培養農村林業實用人才和致富帶頭人。
科學開展森林經營
優化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空間布局。依法依規科學劃定公益林范圍,適當增加商品林比例。
推動森林可持續經營。優化生態公益林等林業空間布局,依法依規開展非重點區域天然林撫育、復合生態修復。持續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工作。
同時,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大力推廣針闊混交林、復層異齡林等森林高效經營模式,優化林種樹種結構,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依托中央財政森林質量提升補助、千億級國家儲備林建設、林業外資等項目,推行全周期森林經營,通過采伐更新、撫育復壯、擇伐補造等措施,加快低產低效林和成過熟林改造更新。
進一步放活采伐政策,實行林木采伐限額5年總額控制政策,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齡限制。對林農小額采伐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加大林木采伐申請線上辦理推廣力度。
將林木采伐限額指標分配、林木采伐許可申請和審批及采伐監管情況納入政府公開事項目錄清單。將依法采伐的木材納入地方政府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制,滿足森林經營中合理的林木采伐需求。不得以各種名義禁止或限制合法的林木采伐行為,確需禁止或限制的,應依法對權利人給予經濟補償。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鼓勵林業大市、大縣培育林業支柱產業,持續實施核桃、花椒、大棗、板栗等特色經濟林改造提升和標準化園區建設,打造區域林業產業鏈,提高林產品供給能力。加大油茶等木本油料林栽植力度,提升木本油料產能。發展林下經濟,開發森林食品,構建多元化森林食物產業。培育壯大藤編特色產業,輻射帶動全省竹、草、棕、柳等林草竹藤編織產業有序發展。支持各地依托資源稟賦,培育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新業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常態化辦理林權登記
將林權登記納入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除法定不予受理情形外,不得以登記資料未移交、數據未整合、調查測量精度不夠、地類重疊等原因拒絕受理。推動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與林權綜合監管平臺有效對接,建立業務協同機制,實現林權審批、交易和登記信息實時互通共享。
(記者 馬昭)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