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安市不斷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施建設,持續改進醫療服務模式,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惠民政策落地落實,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好醫院,切實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
近日,記者在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訪發現,在防治冬季呼吸道疾病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在社區看病 方便快捷又便宜
最近,家住驪景豪庭小區的黃女士和孩子先后感冒,都是在碑林區太乙路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黃女士說:“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檢查,效果真不錯。影像清晰、診斷準確,還可以住院治療,省去了去大醫院排隊的麻煩,我很滿意。”碑林區太乙路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小潤說,呼吸道感染病例在近期出現了增加,衛生服務中心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以確保社區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為了緩解患者就診壓力,臨時增設了2個診室,并配備了必要的醫療設備和專業醫護人員。對門診流程進行了優化,通過設置專門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門診,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并縮短患者等待時間。太乙路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部根據實際需要,臨時增加了15張住院床位,以滿足增長的住院需求。
開展穴位貼敷未病先防
隨著三九天的到來,天氣寒冷,氣候干燥,甲流等冬季傳染病處于高發季節,特別是老人、兒童等易感人群,近期發病率環比增加。1月10日,在新城區胡家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李永紅向82歲的張大爺叮囑說:“從檢查結果和癥狀上判斷,甲流檢測陽性,先口服藥物治療,對癥處理。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要密切觀察病情,如有變化及時過來。”
5歲小患者甜甜(化名)的媽媽楊女士對全科醫生王金龍說:“孩子支氣管炎在咱們中心打針好多了,社區醫院看病還是方便、快捷、便宜。”
新城區胡家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何彬向記者介紹,轄區共有居民8.9萬余人,其中0-6歲兒童6200余名,65歲以上老年人15000余名。入冬以來,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胡家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日接待患者300余人,呼吸道疾病患者就診量占全部門診量的55%左右。
新城區胡家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各級衛健部門安排,充分做足應對準備工作。確保一線用藥足量使用;安排全部醫護人員參加“冬季呼吸道傳染病診療規范”培訓學習;每日統計就診量,增設應急門診。
新城區胡家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積極開展穴位貼敷、針灸拔罐等中醫適宜技術,幫助易患病人群增強體質,對于已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也可有效減輕癥狀、促進恢復,整體上實現“未病先防,既病防變”。
三級醫院下沉專家坐診
67歲的張先生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多年了,每逢冬季都會頻繁發病。因為呼吸道疾病,張先生來到了未央區徐家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他說,不用到三甲醫院去排隊,在徐家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很方便也很放心。
給他接診的大夫是三級醫院下沉的內科專家,用藥治療后感覺癥狀減輕不少,醫保報銷比例還比三甲醫院高,這里的環境也特別干凈整潔,醫師護士的態度也都特別好,來這里看病讓他很舒心。
數說基層醫療
近年來,西安市不斷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施建設,新建遷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4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143個,改建擴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15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58個,改造提升中醫館52個,新建中醫閣306個。
西安市持續改進醫療服務模式,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惠民政策落地落實,實行患者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免收便民門診費、門診診查費、肌肉注射費、住院診查費、Ⅱ級護理費的“五免”政策,每年為患者節省費用2300余萬元,惠及群眾400余萬人次。
(記者 張毅偉)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