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安康市政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協會指導小組的大力指導下,在全體會員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積極參與下,安康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按照市政協整體工作部署和省、市協會年度工作安排,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服務“一老一小”工作會議精神,立足“為民解難,為黨分憂”職責使命,突出協會“厚植愛心、傳遞溫暖、扶危濟困”的宗旨,扎實開展了一系列幫扶活動,贏得了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助群眾的衷心感謝、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過去的一年,安康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統一思想、指導實踐,牢牢把握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正確方向。市協會始終抓住思想政治建設不放松,在政治引領慈善事業發展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分別聯合市政協富硒產業委員工作室、優化營商環境委員工作室以及九三學社安康基層委員會開展了參觀國防動員教育展廳活動;在協會召開的一屆五次理事會上,與會人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激發全體會員加強政治思想引領,切實把思想理論轉化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確保協會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過去的一年,安康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開創了商協會創新合作新模式,進一步加強了與其他商協會的溝通交流,充分整合社會各界資源,匯聚起更為磅礴的大愛洪流。市協會聯合陜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關愛兒童成長·助力鄉村振興——我為農村中小學生捐贈體育用品愛心包”活動。倡議函一經發布,西安市安康商會、西安市白河商會便積極響應。市協會輪值會長劉宏波(兼任西安市白河商會會長)表態為此次活動捐贈50套體育用品愛心包,價值近三萬元。此次公益捐贈活動,共募集到200套體育用品愛心包(包含足球、籃球、排球、跳繩、沙包、毽子、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實木陀螺等多種體育用品),捐贈給了平利縣、白河縣、旬陽市、鎮坪縣、漢陰縣等鄉村小學。
過去的一年,安康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重點呵護“一小”,著力提升偏遠山區兒童成長環境。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前夕,市愛心濟困協會聯合有關單位開展“情暖鄉村學生·圓夢愛心捐贈”系列捐贈活動。先后來到了平利縣興隆鎮中心小學,向該小學捐贈40套衣服、鞋子,及20套體育用品愛心包,共計價值3萬余元;向漢陰縣三元小學捐贈了10套體育用品愛心包、120余冊圖書和80個書包、文具袋,以及一批水杯和雨傘,總價值3萬余元;赴安康慈幼康復托養服務中心舉行“心手相牽、與愛同行”關愛特殊兒童捐贈活動,向該中心捐贈一批價值1萬元的生活物資及2萬元的愛心善款。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有效緩解了偏遠鄉村兒童的實際困難,更在心靈上給予了他們極大的安慰與鼓舞。
過去的一年,安康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特別關注“一老”,暖心守護銀發安康。在傳統九九重陽節之際,市協會聯合市政協秦創原委員工作室,先后赴漢濱區吉河鎮敬老院、嵐皋縣佐龍鎮區域敬老院、漢陰縣蒲溪鎮蒲雙區域敬老院,開展“九九重陽·溫情敬老·弘揚孝義善舉”走進敬老院慰問活動,捐贈一批價值3萬元的糕點、掛面、食用油。每到一處,慰問人員與老人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老人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身體情況,叮囑他們秋冬季節來臨,要注意保暖防寒,定期做好身體檢查。
過去的一年,安康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著重聚焦“一困”,扎實織密民生“保障網”。一是開展教育幫扶。全年共資助安康市困難學生215名,每人5000元,共計1075000元。在愛心助學發放儀式前夕,市協會組織各副會長、理事及會員深入安康市八縣一區一市入戶走訪,宣傳政策、聽取民聲、厚植愛心、傳遞溫暖。真正實現精準助學,確保愛心助學金能發放到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手中。二是開展大病救助。今年以來,市協會通過縣(區)聯絡工作站及委員工作室反映推薦,共救助了七名大病患者,每人給予5000元救助金,共計3.5萬元。切實解決了患者及家庭的燃眉之急,實現精準幫扶,增強他們戰勝惡魔和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以上工作的開展和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市協會指導組的精心指導,以及各位會長的組織和廣大會員及愛心人士的參與。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去年也因此被陜西省民政廳評為“2023年度助力鄉村振興優秀社會組織”榮譽稱號。(實習記者 龐浩楠 通訊員 謝陽 記者 唐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