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陣陣送舊歲,春風徐徐迎新容。2月10日下午,西安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鼓聲震天,眾多市民游客匯聚在此,駐足觀看“鼓樂聲生 巳巳呈祥”2025年西安市迎新春鑼鼓大賽。
本次活動以“鼓樂聲生 巳巳呈祥”為主題,以慶賀新春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通過鑼鼓大賽的形式,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展現新時代廣大群眾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精神風貌。
本次迎新春鑼鼓大賽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管理委員會主辦,西安市群眾藝術館、未央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西安漢長安城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來自西安市長安區、臨潼區、周至縣、高陵區、閻良區、灞橋區、高新區等11個涉農區縣及開發區的代表隊、近500位鑼鼓隊員同場競技,為市民游客獻上了一場傳統文化盛宴。
當天下午2時許,在開場舞《靈蛇獻瑞中國年》的精彩呈現中,迎新春鑼鼓大賽正式拉開帷幕。閻良區代表隊《紅紅火火》率先登場,激昂的龍鼓聲瞬間點燃了現場氛圍。藍田縣代表隊《西川社火》將精湛技藝與悠久歷史文化融合,展現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周至縣代表隊《盛世鑼鼓》將傳統與現代精神相結合,描繪出中華民族盛世的繁榮景象;西咸新區代表隊帶來的《鳳舞龍蟠滿園春》,節奏鏗鏘、高亢激昂,盡顯豪邁氣概。
未央區代表隊帶來的《秦王點兵》,通過引子、鼓邊段、鼓心段、鑼鼓段、華彩段和尾聲段六大段落,在古樸雄壯、氣勢恢宏的鼓點聲中,生動再現了古代秦王點兵的雄偉景象,彰顯了黃河文化和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憶長安》《高陵戰鼓》《得勝秦鼓》《旗揚鼓樂》以及《草店慶豐迎春鑼鼓》等節目也各具特色,充分展現了鑼鼓藝術的魅力和民間文化的深厚底蘊。整場鑼鼓大賽在突出民間傳統鑼鼓樂曲的基礎上,演變創新、相互融合,獻上了彰顯長安風韻的鼓舞盛宴,為觀眾帶來了難忘的藝術享受。
“春節作為世界非遺和中華民族的核心節日,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精髓和民族情感。鑼鼓在中國文化中具有豐富的寓意和象征意義,其不僅是音樂的載體,更是文化和精神的象征。”西安市群眾藝術館館長白利群表示,“新年里,我們希望借助鑼鼓藝術蘊藏的團結和力量,鼓舞全體市民在振奮人心的樂章中闊步奮進,為建設大美西安貢獻新的力量。”
“‘鼓樂聲生 巳巳呈祥’,這不僅是對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更是對我們深厚文化底蘊的傳承和頌揚。”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左東表示。
經過激烈比拼和專家評審,最終,鄠邑區代表隊、西咸新區代表隊獲得金獎,高新區、周至縣、高陵區、臨潼區代表隊獲得銀獎,浐灞國際港、未央區、閻良區、長安區、藍田縣代表隊獲得銅獎。
本次鑼鼓大賽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呈現,當天下午,近45萬人次通過陜西公共文化云、西安文旅之聲、西安市群眾藝術館、陜西廣電網絡等平臺免費觀看了現場直播,共享振奮人心的鼓樂盛宴。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