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他們勇于奉獻、敢于沖鋒,在危難關頭逆流而上,在不同崗位建功立業,匯聚成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2021年1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專門規范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的全國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正式實施,將退役軍人的權益保障納入法治軌道。
距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已經推行了4年多,銅川市“退役軍人安置工作開展的怎么樣?”“滿意率高不高?”“退役軍人從‘戰場’到職場轉型是否順利?”帶著這些疑問,近日,銅川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就該法的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以法為盾守護這群“最可愛的人”。
高標準檢查 持續提升工作精準度
“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為深入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在銅川市的貫徹落實情況,執法檢查前,市人大常委會舉辦了執法檢查培訓動員會,邀請市委黨校專家教授進行了專題授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的立法背景、主要內容、施行與展望等進行了深入解讀,并結合實際案例,詳細講解了執法檢查的方法和思路,為執法檢查工作提供了有力參考。
5月28日,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井西榮帶隊的執法檢查組,先后深入區(縣)、社區、企業、退役軍人服務站、烈士陵園等場所,仔細查閱退役軍人服務臺賬;認真了解退役軍人創業補貼等政策落實情況;詳細詢問烈士紀念設施提升改造、英烈褒揚情況;與點位負責人深入交流,“把脈”退役軍人在轉業安置、就業培訓、個性化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組織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工作匯報,與人大代表、退役軍人代表、優撫對象代表座談交流,聽取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高標準推進 讓退役軍人更受社會尊崇
退役軍人安置得好不好、政策落實得到不到位,直接關系軍人權益的保障、現役士兵訓練積極性和適齡青年的參軍熱情。關愛優撫退役軍人,幫助他們解決好實際困難,不僅對退役軍人自身和家庭具有“安神定心”作用,也有利于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積極投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實施以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認真落實退役軍人政策,持續深化服務體系建設,用心用情維護退役軍人權益,全市建成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1個,鄉鎮、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38個,村和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398個,發放各類優撫資金及生活補助1.69億元,舉辦線下退役軍人專場招聘74場次,表彰市級“最美退役軍人”22名,形成了軍政、軍民團結的良好局面。
在各方協同推進,共同努力下,全市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績。2023年,銅川被命名為全省雙擁模范城;2025年,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耀州區實現省級雙擁模范區“八連冠”、王益區連續七次創建成省級雙擁模范區。
高水平獻策 確保工作提升有良方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針對法律實施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執法檢查組成員們也積極提出“良方”。
“目前銅川市退役軍人安置渠道還較窄、部分退役軍人脫離社會較久,安置后不適應現職工作,建議政府引導和鼓勵用人單位加大退役軍人招錄力度,設置一定數量的定向招錄崗位,實施同等條件優先錄用,促進他們高質量充分就業。”
“少數鎮(街道)服務站一人多崗、村(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多為兼職人員,工作能力略有欠缺,建議把更多政策向基層傾斜,壯大基層工作隊伍,加大對服務站的支持力度,確保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高效有序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有些同志在部隊是先進、是標兵,退役后創業卻難取得成功,建議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指導培訓,按照‘普惠+優惠’原則,幫助退役軍人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
“要關心關愛退役軍人,他們為保家衛國作出了貢獻!”帶著這一共同認知,座談會上,執法檢查組成員各抒己見,遵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原則,建真言、獻良策,共同為全市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成效提升貢獻智慧力量。
高質效監督 推動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
6月24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對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分組審議。常委會組成人員及相關代表認真審議,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了中肯的建議:進一步加大法律法規宣貫力度,切實增進依法保障退役軍人合法權益的社會認知;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傾心盡力做好新時代退役軍人各項服務保障工作;進一步強化權益保障,扎實做好退役軍人關心關愛工作;進一步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在全社會營造愛國擁軍優屬的良好氛圍。
7月4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次主任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實施情況報告的審議意見》,轉市政府研究落實,下一步將對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督辦。
“成績只代表過去,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永遠都是進行時。”銅川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發揮“法律巡視”的監督作用,做好審議意見整改落實的“后半篇文章”,讓更多政策紅利惠及廣大退役軍人,為退役軍人更快融入社會、更好干事創業提供有力支持,幫助更多退役軍人在人生的“第二戰場”上闊步前行、再立新功。(記者 胡靜)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