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記者獲悉,第一屆(2025)高新技術創新發展大會——未來材料與制造(以下簡稱“大會”)在西安召開。大會旨在搭建高新技術領域產學研用一體化高水平交流平臺,激發各類創新要素融合發展,為我國高新技術材料與制造領域提供技術創新新思路和產業發展新路徑。
本屆大會由西北工業大學主辦,哈爾濱工業大學等25家單位聯合主辦,先進稀有金屬材料等5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作為特別合作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承辦。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的核心是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創新發展,西工大錨定“天下工大、世界三航”遠景目標和“127”近期發展目標,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為加快實現新型工業化作出了重要貢獻。西北工業大學校長宋保維在大會致辭時談到,希望與會專家和優秀青年學者碰撞思想火花,共享前沿成果,探討我國材料與制造領域高新技術發展新思路和產業發展新路徑,共同為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大會開幕式上發布了《高新技術領域材料和制造創新倡議》(以下簡稱《倡議》),《倡議》號召緊盯科技前沿,聚力攻克關鍵技術;瞄準應用場景,推動兩創融合發展;完善創新生態,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加強開放合作,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特邀報告環節,與會嘉賓就《高端制造用新材料》《材料創新 制造未來:科技創新戰略研究》《超高溫防熱復合材料研究進展與展望》《粉末冶金領域研究和產業化進展》《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實踐與展望——從追隨者到領跑者》等主題作特邀報告,圍繞未來材料、制造領域最新發展,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前沿成果等進行分享。高端學術對話環節圍繞未來材料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等主題進行深入交流。
本屆大會共設13個分會場,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高端功能與智能材料、稀土新材料、新型顯示與戰略性電子材料、高性能制造技術與重大裝備、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智能傳感器、工業軟件、智能機器人、企業科技創新與人才發展、制造材料領域交叉等方面進行討論,交流創新成果,總計開展學術報告超過130場。
與會嘉賓紛紛表示,本屆大會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學術交流平臺,未來,將以此次大會的舉辦為契機,不斷提高自身科技創新水平,在材料和制造領域科技創新事業中挑大梁、擔重任,將科研成果書寫在國民經濟主戰場,為加速推動材料和制造領域高新技術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 任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