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近日,在“CMG首屆中國微短劇盛典”上,西安憑借突出的產業規模和持續的內容創新優勢,榮膺“年度微短劇上鏡城市”稱號。同時,西影傳媒出品的《南轅北轍的我們》斬獲“年度品質微短劇”獎項,彰顯了西安在微短劇領域的卓越成就與創新實力。
西安成為中國微短劇產業領軍城市
近年來,西安微短劇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顯示,“全國100部微短劇中有60部誕生于西安”。2023年,西安以全國60%的微短劇產量、80%的爆款占比,以及《九霄龍帥》《鎮域明王》等單部票房破億作品,成為中國微短劇產業的領軍城市。這一成績的背后,是西安構建的“15分鐘全產業鏈生態圈”在發揮關鍵作用。
西咸新區的十里灃河影視基地,擁有超1萬平方米的室內場景,并整合詩經里、茯茶鎮等外景資源,總拍攝面積超10萬平方米,實現日均10個劇組并行拍攝、月產150部作品的高效產出。這里具備100多個實景拍攝場景和200多人的后期團隊,從劇本創作到特效制作、流量投放,微短劇制作全流程均可一站式完成。此外,西影風雷年代影視基地、造夢工廠影視基地、秦漢影視城、未央視頻文化產業園等各具特色的影視基地相互補充,形成全國罕見的影視基地矩陣,為微短劇產業提供了豐富的拍攝場景和完善的配套服務。
在政策引導下,西安微短劇正加速向精品化轉型。陜西省委宣傳部公布的“2025年度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項目”中,西咸新區6部作品入選。西影傳媒的《幻境妙音》以XR技術展現陜北民歌非遺魅力,《長樂長歌》作為國內首部工業遺產主題短劇,均入選西影視頻2025年度精品微短劇計劃,體現了西安在重大題材創作上的突破。同時,西安微短劇創作題材多樣,豎屏秦腔劇《火焰駒之烈焰不滅》、展現陜北風貌的《遺產繼承人》、融入盛唐元素的《唐探之盛世少年》、展現情報斗爭故事的《黃河密碼》、反詐題材的《銀發陷阱》和普法短劇《我能預見成功率》等,通過深入現實生活、結合不同領域,實現內容提質升級。
去年,陜西省廣播電視局發布相關扶持措施,設立產業扶持資金,計劃推出精品微短劇,培育領軍企業。
積極探索“微短劇+文旅”模式
近年來,西安還積極探索“微短劇+文旅”模式。西影的《長樂長歌》呈現寶雞“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唐探之盛世少年》融入盛唐元素,《南轅北轍的我們》在西安20余處實景拍攝,帶動取景地旅游熱度上漲30%。據統計,絲路歡樂世界拍攝基地年接待劇組超200個,直接拉動周邊文旅消費近億元。2024年,十里灃河影視基地引入版權基金,推動企業轉型,多部作品在國內外獲獎,驗證了西安微短劇的海外市場潛力。陜西師范大學牛鴻英教授指出,西安正以“影視+文旅+科技”的三維模式,重構微短劇的文化與經濟價值閉環。
從“短劇之都”邁向“精品高地”,西安微短劇產業在保持工業化效率的同時,以獲獎作品為標桿,實現流量與品質的雙贏,在數字時代書寫著新的文化生產范式,成為西安文化的一張新名片。
記者楊明 實習生李鴻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