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烈日炎炎,熱浪滾滾,青化鎮的玉米地里部分玉米葉子已經蜷縮。中心支軸式噴灌機、絞盤式噴灌機等各類噴灌設備正在持續向玉米地噴水。“這塊地大概30畝,近期氣溫高,土壤失墑快,這已經是播種后的第二次澆水了。”正在田間作業的青化村群眾楊孝潤說。
面對高溫干旱的考驗,青化鎮迅速行動,黨員干部下沉到村組,穿梭在田間地頭,與群眾一起開展抗旱保苗工作,讓原本干涸的土地逐漸恢復生機。
在南武村的玉米田里,渠水流動的嘩嘩聲與機井運轉的馬達聲交織在一起。灌溉管一端連接水源,一端接通噴灌設備,水霧均勻地灑在卷曲的玉米葉上。沒過多久,原本蜷縮的葉片慢慢舒展開來。“這噴灌設備很管用,水流細、灑得勻,玉米能及時吸收水分,我們澆地也省力!”正在調整設備的大戶崔海強擦著汗,欣慰地說。
為保障每一塊玉米地都能及時得到灌溉,青化鎮建立“三包”責任體系,積極與鎮水管站協調,開通祁家溝水庫放水。針對部分地塊灌溉設施老化問題,要求各村全面排查檢修轄區內的機井、水渠,確保“渠井齊開、能灌盡灌”。同時,通過村廣播、微信群等方式動員群眾,鼓勵大家主動抗旱。群眾也想出了一些“土辦法”——避開中午高溫時段錯峰澆灌、用雜草覆蓋田壟減少水分蒸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鎮掀起了抗旱熱潮。
截至目前,青化鎮已累計灌溉玉米田4000多畝。青化鎮將持續關注旱情變化,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抗旱措施,全力保障秋糧生產安全。(常欣)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