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蓮湖區方欣海鮮副食品市場選購食材。(記者 郝鐘毓 實習生 郝雨辰一 任佳宇 攝)
消費,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系著民生溫度。今年,聚焦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將新增消費維權服務站300個以上,打造規范化農村食品經營店10家以上、食用農產品信息公示規范化市場10家以上。
走進家門口的菜市場,各類信息公示在顯著位置,越買越放心;設置在熱鬧繁華商圈里的消費維權服務站里,工作人員隨時守候,消費者維權更加快捷;更新升級的農村食品店,環境整潔、貨品分區陳列,村民們一站式采購更方便……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從菜籃子到購物車,全鏈條護航為消費者筑牢消費安全“防護網”。
全流程公開透明
讓顧客明白消費放心消費
8月12日上午9點,家住蓮湖區的孫女士來到“家門口”的方欣海鮮副食品市場采買食材。兒子愛吃的海鮮,孫女兒愛吃的牛肉、排骨……商品豐富的攤位前,她一邊挑選,一邊規劃著午飯的菜單。
“咱這市場干凈衛生,食材新鮮安全,非常放心!”順著孫女士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攤位前的信息公示牌上,張貼著商戶的營業執照、備案信息、檢疫檢驗憑證,標注著產品的名稱、價格及產地來源等,每一個海鮮,每一塊肉的來源均可追溯。
據了解,商戶信息公示只是第一步,設置在市場一樓醒目位置的公示區域還張貼著市場的營業執照、備案信息、法人代表、食品安全總監、街道包抓干部、監管干部、投訴舉報熱線等內容;市場的快檢公示欄里,張貼著當天抽檢的食用農產品品類、抽檢項目、結果及不合格食品處理情況;市場內的“公平秤”、消費維權服務站旁,清晰標注著“如何復秤、維權”等內容,實現了從商戶進場、貨品上架、銷售交易等全流程的公開透明。
“方欣海鮮副食品市場是蓮湖區最大的海鮮批發市場,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點位和監管重點區域。”蓮湖區市場監管局重點食品市場監管所所長趙曉姍說,打造食用農產品信息公示規范化市場以來,監管干部們在每天的執法檢查中指導和督促市場不僅要做到菜市場信息曬出來,更要把每一項食品安全制度和規范落實到位。如,商戶進貨必須索證索票、銷售明碼標價,整個市場的食品抽檢要實現定期所有品類和攤位全覆蓋,計量器具統一采購、定期統一檢驗,投訴舉報必須及時受理等,真正做到讓消費者安心、放心。
“今年以來,為了強化市場開辦者與銷售者主體責任意識,壓實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我們在全市范圍內深化食用農產品信息公示規范化建設,有力推動管理信息公示、快檢信息公示、產品信息公示和亮證經營等其他信息公示‘四項規范’落地。”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方欣海鮮副食品市場是他們打造食用農產品信息公示規范化市場,維護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監督權的一個縮影。今年11月前,我市將完成打造不少于10家食用農產品信息公示規范化市場的任務,探索出經驗做法在全市復制推廣,讓這些“曬”出來的信息,成為市民明明白白消費的“底氣”。
化解糾紛“零距離”
今年我市將新增消費維權服務站300個以上
12日中午,在開元商城鐘樓店7樓的消費維權服務站里,消費者張女士因售后問題在與商家溝通未果后,來到服務站希望得到工作人員的幫助。經過工作人員耐心調解,最終張女士得到了滿意的回復。
今年6月,張女士在該商城買了一雙運動鞋,穿了幾次后鞋子有些開膠,她便來找商家退貨,但商家認為鞋子已經穿過,不符合退換貨標準,雙方溝通未果。根據張女士介紹的情況,消費維權服務站工作人員耐心與雙方溝通,最終說服商家為張女士更換了鞋子。
“在市市場監管局、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的指導下,設立消費維權服務站以來,我們通過‘預防+響應+改進’三重防線,建立完善的維權機制,打造讓消費者信賴的購物環境。”開元商城鐘樓店客服部經理李曉說,商場通過“智能價簽系統”確保線上線下同價,并將服飾等商品的“7天無理由退換”升級為“60天無理由退換”;遇到消費糾紛,消費維權服務站快速響應,普通投訴3分鐘受理,線上客服24小時守候;通過建立“投訴-整改-反饋”閉環機制,積極處理消費維權事項,不斷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
幾個月前,游客李女士在童裝專柜為兒子購買了一條褲子,外出旅游回來給孩子試穿后發現款式不合適。因為放得時間有些久,李女士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聯系了商場柜臺,令她驚喜的是,“60天無理由退換”的升級版售后不僅解決了她的訴求,商場還承擔了郵寄費用。
前不久,消費者白女士在開元商城的線上購物App“喵街”下單了一套化妝品,收到貨后發現缺少了贈送的小樣。消費維權服務站受理后核查得知,是快遞公司運輸途中丟失了。據此,工作人員立即聯系快遞公司解決,并迅速啟動商場投訴快速理賠基金,先行為白女士墊付了賠償款,并持續跟進直至問題妥善解決……設立在商場的消費維權服務站不僅為商家和消費者架起了溝通的“橋梁”,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維權途徑。李曉告訴記者,開元商城鐘樓店的顧客滿意度從前幾年的70%多提升至目前的90%以上,已帶動季度客流增長12%。
“近年來,為了推動消費糾紛在源頭解決,我們明確將‘衣食住行游購娛’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所作為重點,在大型商場超市、街區、旅游景點等消費領域積極推進消費維權服務站建設。”西安市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負責人李曉論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全市已新增消費維權服務站207個,年底前將新增消費維權服務站300個以上,讓群眾“就近處理”消費糾紛更便捷。
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打造農村食品經營店升級“樣板”
農村食品安全直接關系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保障。今年以來,西安市市場監管局通過打造一批高標準農村規范化食品經營店,“以點帶面”提升農村地區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切實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12日下午,記者走進位于高陵區通遠街道火箭村三組的李剛商行時,經營者代女士正在按規范擺放新進的貨品。這家店今年剛剛被評為農村規范化食品經營店,記者看到,店內環境整潔,商品按品類、儲存方式等分區陳列,店內顯著位置張貼著營業執照、備案信息等內容,所有商品票證齊全、標識清晰。“所有貨品都按照標準離地存放,所有低溫產品必須進冰箱,散裝食品必須貼上標簽、標識,進貨記錄都登記在冊……”代女士邊理貨邊說:“貨品擺放整齊,大家來買個啥,找起來方便,有公示信息‘背書’,顧客選購方便,買得也放心。”據介紹,自從自家商店升級為規范化食品經營店后,大家愛來,李剛商行的生意比從前更紅火了。
據了解,今年以來,西安市市場監管部門在全面摸排農村食品經營店整體狀況的基礎上,從經營資質、經營條件、人員管理、進貨查驗、標簽標識、食品貯存等6個維度明確農村規范化食品經營店提升標準,大力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商戶參與規范化建設。依據相關建設要求,全市涉農區縣(開發區)優先選定110家代表性強、標準高的經營店作為樣板,帶動符合條件的食品經營店積極參與規范提升。目前,全市已有70家像李剛商行這樣的農村食品經營店完成規范化升級。
“今年,我們將在打造110家農村規范化食品經營樣板店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經驗做法,進一步在全市涉農區縣(開發區)復制推廣,通過有效提升農村地區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全面筑牢食品安全防線。”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南江遠)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