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有逵
延安,中國革命的搖籃,革命的圣地。
延安,是我崇拜和向往已久的地方。隨著車輪的飛奔,我與你的距離越來越近了,車廂里的我,心跳頻率加快,睜大的雙眼緊貼車窗,等待著,等待著。
從我懂事起,聽得最多的是關于延安的故事,看得最多的是陜北秧歌,傳唱最多的是陜北民歌。上小學后,書本的封面印著延河水和寶塔山,課本里不僅有延河、楊家嶺、棗園、紡車的圖畫,而且大部分課文內容都與延安息息相關,這在我幼小的心靈深處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記。上中學、大學以及參加工作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使我對延安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延安,是民族魂、中國根。巍巍寶塔山,銘記著中國共產黨自力更生的豐功偉績;滾滾延河水,傳承著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延安是那么的神圣,以至于我朝思暮想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夠親臨延安,親身感受其神奇。
機會終于來了。今年清明節,我坐兒子便車,由漢中去榆林,途經延安。在延安的半天時間里,登寶塔山,觀革命遺址,進窯洞,吃小米南瓜飯,飲延河水,頓感甘甜爽口,觸物生情,心潮起伏,百感交集,內心久久難以平靜。那奔流不息的延河水,仿佛把我帶到了八十多年前,眼前閃現出毛主席奮筆疾書宏偉巨著,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革命戰士奮勇殺敵,老百姓給子弟兵送去熱騰騰油糕的動人場面。巍巍寶塔山,滔滔延河水,是延安的象征,是引領革命勝利的“航燈”。正是這塊熱土,成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和戰略后方。正是在這塊熱土上,開辟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創造了世代相傳的延安作風。
延河,已不再是陜北黃土高原上一條普通的河流,而是具有中華民族氣息的革命河,孕育時代精神的母親河。奔涌不息的延河水,時而像滄桑的老人,向人訴說著百年歷史;時而像天真可愛的小孩,憧憬著美好未來;時而像婀娜多姿的少女,翩翩起舞,給人以啟迪和遐想。在那個條件十分艱苦的年代,我們黨一方面帶領官兵開荒種地,紡線織布,開展大生產,豐衣足食。另一方面領導軍民抗日救國,打敗日本侵略者,用生命保衛祖國的領土。那厚重的黃土地,是延安精神堅強品格的真實寫照,更猶如延安母親的血脈。
延安是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圣地,孕育的延安精神更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繼往開來的中華兒女,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建功立業的時代凱歌。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發展壯大和成就偉業的精神支柱和戰斗號角,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延安精神都將放射出永恒的光芒,迸發出時代的氣息和活力。
當我們即將離開延安時,我的眼前閃現出《延安頌》那驚心動魄的感人畫面,耳邊響起《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那感人肺腑的旋律。抓一把黃土裝進口袋,裝一瓶延河水藏進旅行包,再摸一摸寶塔山,再看一眼革命舊址。啊,延安,母親,你永遠是我茁壯成長的根,防腐拒變的魂,奮斗不息的動力源泉。延安,你像一塊巨大的磁石,我像一個小小的鐵片,你把我緊緊地吸引著,使我久久不能離去。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