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千陽縣以“源頭治理、全程監管、陽光操作”為原則,創新構建中小學教輔資料“八步管理法”,從制度、監督、執行多方發力,實現教輔征訂規范化管理,切實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和家庭經濟壓力。
一、“多向公開”明事項。在每學年教輔征訂初期,學校通過家長會、告家長書、校園公示欄同步公開中小學教輔征訂政策、流程等事項,征訂工作遵循家長自愿、學生自愿的原則,切實做到教輔征訂事項公開透明。
二、“三不要求”強約束。堅持在全體教師中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將教師強制或授意引導學生購買教輔材料以教謀利納入師德師風考核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嚴禁學校推薦、教師暗示、商家捆綁銷售教輔資料,從源頭遏制違規行為。
三、“盲抽評審”避干預。制定《中小學教材教輔讀本審定專業小組成員選用辦法》,從全縣各學段選取具有一線教學經驗、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學科教研員,建立中小學教輔審定人員儲備庫。每學年開展教輔評審時,采用“盲抽”模式從儲備庫中隨機抽取人員組成評議組,參與評審人員簽訂廉政承諾書。同時,對評審人員參與的頻次做出限制,同一人員不得連續參與兩年以上的評審工作,避免利益關聯。
四、“嚴把上限”守底線。建立《中小學教材教輔讀本選用辦法》,全程織密防線,中小學教輔征訂堅持“限年級、限學科、限數量、限范圍、限容量”的“五限原則”,嚴格執行“一科一輔”要求,推薦書目一律從省頒目錄中選取適合各學段學生使用的教輔,堅決杜絕教輔征訂超量、隨意推薦等問題。
五、“紀委駐場”零容忍。在中小學教輔征訂的關鍵環節——中小學教輔評審會議上,邀請縣紀委監委駐局紀檢組派員全程監督,對違規操作“發現即問責”,形成震懾效應。
六、“雙線審核”嚴把關。評審會議上各學段評審人員經分組討論,形成一致推薦意見,評審人員、評審領導小組人員、紀委監委人員在推薦意見上共同簽字確認。對各學段形成的初步推薦意見,由教體局負責股室提交局黨委會研究通過,下發各學校向學生推薦。“雙線審核”機制把嚴了教輔征訂關鍵關口。
七、“數字賦能”細管理 。依托“陜西省大中小學教學用書管理系統”,逐級審核中小學教輔的征訂和發行。每學年中小學教輔征訂推薦書目確定后,學校在教學用書管理系統準確上傳各年級征訂的教輔種類、數量,縣教體局依據審定書目,逐一審核提交,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同步實時審核查驗。教輔用書征訂完成后,由具有發行資質的新華集團實行“專線配送”,實現征訂書目、訂購數量、種類信息化留痕,發行渠道透明化運行。
八、“常態督查”防風險。完善《中小學教材教輔責任追究制度》,堅持把中小學教輔管理納入學校督導重要內容,常態化開展督導檢查,設立舉報監督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在教輔發行的重要時段開學初,下派督導員逐校對教輔選用使用情況進行督導檢查。不定期集中開展專項摸排,逐校逐班對照政策要求和省定《目錄》,全面摸排學校教學用書管理和學生教輔使用情況。
兩年來,通過中小學教輔管理制度創新與深層治理的深度融合,構建起中小學教輔征訂閉環管理體系,群眾家庭經濟負擔、學生課業負擔“雙減”效果明顯,學生教輔資料種類、數量大幅減少,每天課外學習時長下降1小時。中小學教輔征訂問題實現“零投訴”,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測評達到97.6%,交出了一份破解教輔征訂亂象的“民生答卷”,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寶雞市教育局)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