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4月26日周五上午,到王益區孟姜塬村的游客們參與了一場不約而同的大合唱。這一天,王益區動員組織近200名文藝愛好者、學生在曠野古樸的渭北坮塬上、在秦風秦韻的秦人村落里,齊唱“我和我的祖國”獻禮祖國70周年。伴隨著熟悉的旋律響起,近500名學生、游客情不自禁地跟著伴唱,一種奔涌而來的愛國之情,洋溢在這片遼闊的黃土地上……
四月桃花節風光旖旎、八月蟠桃會垂涎欲滴。4月的孟姜塬村,萬畝桃園競相綻放,粉白相間的花海將這個村子層層環繞,繪就了一幅春意融融的美麗鄉村畫卷。
走進孟姜塬村,山坡上一個赫然醒目的仙桃造型映入眼簾,74棟布局合理、設施完善、裝修一新的小洋樓拔地而起,全長19.4公里的黃環公路直通村莊和農田。清明小長假期間,孟姜塬村萬畝桃園漫山遍野,秦人村落節目豐富,吸引了大量攝影愛好者、周邊游客慕名前來。
近年來,王益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載體,以“全面規劃、環境提升、產業支撐、鄉風文明”為目標,全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投資1200余萬元建成7座農村生活垃圾壓縮轉運站,楊樹溝、川口等7個城中村污水管網6400余米全部鋪設完成,投資3億元實施了農村綠化美化工程和漆水河—王家河流域綜合整治工程,建成了河濱公園、水文化公園、濕地公園,投資4000余萬元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行政村電網改造工程、村莊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一樁樁、一件件惠民實事無不繪就著王益區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生動實踐。去年7月份,王益區被陜西省政府表彰為“2017年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先進縣(區)”,軍臺嶺村、孟姜塬村榮獲全省美麗宜居示范村。1月1日,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鄉村振興工作站在王益區揭牌,開啟了柔性引才新篇章,為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美麗鄉村做好“面子”,產業興旺充實“里子”。王益區充分發揮城郊型農業優勢,立足農村、服務城市,推動農業發展朝著“小而特、小而精、小而效”的方向邁進。積極開展果蔬認領務作、無公害農產品定向配送等定制化農業生產,切實滿足市場需求,提升農業產業效益。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抓好果業、畜牧業、設施蔬菜等特色產業發展,著力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農業金字招牌。以園區化、集群化為方向,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繼續做強“孟姜紅”“常家樂”“軍臺嶺” 等特色果業品牌,大力發展以肉羊、奶山羊、生豬養殖為主的生態高效畜牧業,重點發展以大櫻桃為主的時令水果和反季節蔬菜,把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流通結合起來,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求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引導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股份合作、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等方式,帶動小農戶,特別是貧困群眾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致富增收。
青山伴綠水,白云依藍天。嗅著清新的空氣,曬著暖融融的陽光,我們一夢千年,重回大秦。我們踩春踏青,漫步在萬畝桃園、人民公園、王家河水文化公園。我們再登軍臺嶺,重溫紅色文化……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實施,王益區在追趕超越轉型發展之路上擁有了新的發展空間。(通訊員馬遼遼)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