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張涵博)2月16日,省政府舉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十三場新聞發布會,相關部門介紹我省改善一線醫務人員工作條件的具體措施及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建設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出臺措施關愛防控一線醫護人員
2月10日,我省印發實施《關于全力做好我省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保障工作的通知》(陜肺炎辦發〔2020〕48號),提出4條具體落實措施。2月15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關于改善一線醫務人員工作條件切實關心醫務人員身心健康具體措施的通知》(陜政辦發〔2020〕3號)。
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曉東介紹,目前,全省收治確診病患定點醫院的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共計2萬余人,其中,支援湖北1099人(動態數據)。所在醫院建立基礎臺賬,從生活、心理、人文和安全等方面對一線醫務人員實行“人對人”保障,對家屬實行“人對戶”保障。所在地黨委政府對一線醫務人員在生活品供應以及老人、子女照顧等方面優先保障。省委組織部、省總工會劃撥專項經費用于關愛慰問一線醫務人員。省委宣傳部安排各級媒體制作反映醫務人員奮戰在防疫一線的主題短視頻,在各類平臺滾動播出。省財政廳已將中省財政資金及時撥付到地市和部分醫院,用于發放臨時性工作補助。省衛健委及時為一線醫務人員優先保障防護物資、防護設備。團省委、省婦聯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24小時心理咨詢服務,為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開展在線學習輔導。
與此同時,我省制定主要保障激勵措施,從實施定向招聘、實行職稱傾斜、提供崗位支持、落實工資待遇、優化工傷服務、關愛身心健康、強化表彰激勵、宣傳典型事跡、加強人文關懷等九個方面著手,改善一線醫務人員工作條件,切實關心醫務人員身心健康。
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應急院區已全部建成
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副指揮長、市政府副市長徐明非在發布會上表示,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應急院區已于2月16日全部建成,將在17日正式移交。據介紹,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位于西安市高陵區310國道與210國道交匯處,規劃用地面積500畝,距主城區直線距離約28公里,距周邊現有村落300米以上。
目前建成的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可提供約500張床位,建筑面積27542㎡。下一步,將高標準設計規劃疾控中心和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此次入駐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的666名工作人員是按照西安市衛健委統一安排,以西安市中心醫院為基礎,從西安市衛健委直屬的十五家單位抽調的精兵強將,其中包括475名臨床醫護人員、191名醫技、行政后勤人員。
“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病房的設計是按照特殊病房標準進行的規范化設計,所有病房為負壓病房,病區設置統一為三區兩通道(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設計。避免院內感染的情況發生。”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臨時黨委書記、院長,市中心醫院院長虎威說,目前,各類檢驗設備及影像設備已經安裝完畢,這兩類設備在這次新冠肺炎診斷中非常重要。市委市政府為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儲備的各類物資如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數量充足。同時,為保證醫務人員生活質量,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設有醫務人員公寓樓,公寓內生活設施齊備,建有專門的食堂,在高陵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每日保證新鮮蔬菜食物的供應。目前工作人員已經整裝待發,隨時可以入駐并開展工作。
西安疫情發展的拐點尚未到來
截至2月16日12時,西安市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114例,累計治愈出院30例。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醫療救治組、疫情防控組組長,市衛健委主任劉順智說,西安市在過去的72小時內新增確診病例為0,這表明西安市的疫情形勢出現了積極變化,疫情發展處于平臺期、低位運行狀態,也說明市委市政府前期一系列的強有力防控措施是精準扎實有效的。
“我們要正確認識西安市的疫情發展形勢,不排除近期會出現反復和波動的可能,不代表我市疫情發展的拐點已經到來。”劉順智表示,當前,西安市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隨著企業復工復產逐漸增加,疫情防控的壓力還是非常大,不能有絲毫松懈。我們必須加強現有的防控措施,把“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做實做細做扎實。
醫療救治方面,西安市目前的定點救治醫院為西安市第八醫院、西安市胸科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每個定點醫院的醫護人員每4個小時一班,保證24小時隨叫隨到,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醫護人員采用微信、電話等形式和患者進行交流,推送疾病防控知識,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患者隨時可以通過物品傳遞通道從外界取得所需物品,大大減少了患者的焦慮,提升治療效果。每個病區配備中醫醫師1名,對患者均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提高治愈率。
“總體來說,我市的醫療條件、救治能力都是充足的。我們的目標是多救治、高水平充分救治,完全有能力應收盡收。只要是疑似病例,全部在醫院隔離治療,應當留觀的,應留盡留。”劉順智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