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陜西省委員會:省政協委員,陜西中山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虎群(記者 杜靜波 攝)
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放開、放手、放膽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是促進陜西振興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是破解我省結構性矛盾的根本抓手、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的關鍵所在、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的有效途徑、擴大就業培植財源的重要依托,對于大力實施“五新”戰略、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為此建議: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觀念上求創新。要打破思想障礙,消除偏見和誤區,牢固樹立“先發展,后規范”“先服務,后管理”觀念,盡快實現由“管理”向“服務”轉變。要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民營經濟地位和作用,宣傳民營企業光彩業績,宣傳發展民營經濟各項方針政策,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納稅人、尊重財富、崇尚創業”的發展氛圍。
二、進一步加強引導,在支持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上求突破。吃透上情,摸準省情,把國家政策與陜西省實際進行“對接”,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破解我省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制約難題。制定具有陜西特色的優惠政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對重點民營項目,予以專項扶持。在招投標、政府采購中,優先選擇本省企業或本省產品和服務。
三、進一步優化環境,在服務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方式方法上求拓展。進一步加快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減少市場主體準入限制。樹立依法行政理念,建立執法監督體系,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切實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采取政府牽頭、統一組織、企業自愿、集合發行、分別負債、統一擔保、市場運作融資模式,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整合現有國有擔保機構,逐步擴大擔保公司注冊資金規模。積極鼓勵民營企業建立企業間互助基金,開展互助性信用擔保。大力支持和扶助具有一定規模、發展前景好的企業上市融資。
四、進一步加快培植龍頭企業,在促進產業集聚上求提高。完善產業政策,加強產業引導,大力培植龍頭骨干企業,對已引進的知名企業和本省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實行有針對性的幫扶,促其做大做強。緊緊抓住融入“一帶一路”、組織專業招商隊伍,有針對性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和知名品牌。
五、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在統籌解決民營經濟發展的問題上求實效。建立民營經濟發展考核制度,將民營經濟發展任務納入各級政府目標管理。開展民營經濟結對幫扶,選派年輕干部到民營企業掛職鍛煉,增強為民營經濟服務的意識。建立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激勵機制,不斷提高為民營經濟發展服務的效率。
六、進一步強化企業員工培訓,在增強民營企業經營者素質上求提高。將解決企業用工難,特別是外來投資民營企業用工難的問題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統籌創業培訓資金使用,進一步做好創業人員崗前培訓和技能培訓。重視企業經營管理培訓工作,通過開辦研修班、遠程培訓、論壇等形式,建立全省職業經理人隊伍,提高企業家的綜合素質。
七、進一步建立多渠道融資平臺,在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上求突破。設立中小企業專項發展基金,拿出地方可用財力5%存入財政專戶,通過貸款貼息來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整合財政資金渠道,用于本省民營企業融資擔保。建立企業信用體系,整合已有銀行、工商、稅務、質監、商檢等信用建設管理體系資源,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扶持擴大民營商業擔保機構建設,進一步加大政府對擔保公司資金入股支持。
八、進一步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在減輕民營企業負擔上求降低。要加大財稅扶持力度,在減免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稅負,減免國有擔保公司的融資收費上予以扶持。建立增資擴股、稅收和產值增長激勵機制和社會保險費緩繳等扶持機制。對新設立的小微企業,前三年緩繳各項稅負,待三年后予以補征和征收等各項措施。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