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常委,西安市司法局局長張華俊(杜靜波 攝)
充分發揮不同地區優勢和特色,深度融合經濟產業合作、生態共建共享、交通互聯互通、招商攜手同步,是打造我省跨行政區域產業園區發展新模式的戰略選擇。
一、主要問題
一是整體規劃設計還不夠合理,跨區域產業合作,信息搜尋成本過高。二是平臺建設緩慢。西咸新區和“富閻一體化”作為我省跨區域產業園區建設的重點平臺,缺乏可借鑒經驗和發展資源。三是企業和合作地政府協調難度大、企業布局調整受所在地政府和合作地政府雙重掣肘等問題。
二、意見建議
(一)制定我省跨行政區域產業園區協調發展一張藍圖。要高度認識跨行政區域產業融合發展對當前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意義,把推進跨行政區域產業發展作為我省謀求新一輪大發展的一個著力點和突破口,統籌謀劃、長遠規劃、長期投入,制定出臺全省跨行政區域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我省跨行政區域產業發展方向、空間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建立全省跨行政區域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和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全省優勢資源,協調推進發展。完善產業發展政策,著力構建跨行政區域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平臺,加強跨行政區域產業領域的人才培養,全方位引導我省跨行政區域產業加快發展。
(二)聚焦重點平臺建設。當前,我省跨行政區域產業發展區域主要為西咸新區和“富閻一體化”兩個板塊,這兩個板塊的發展對全省乃至“關天經濟區”都有很強的示范效應,在全國以及全省都沒有先進的經驗可供選擇和借鑒,需要我們保持一定戰略忍耐力,集思廣益,破除行政區劃以及部門行業利益,加強全省一盤棋,加強重點平臺建設,為區域融合提供示范,敢為人先。要區別一般的開發產業園區建設、積極探索平臺建設,積極利用協調融合區域的創新政策和條件為我所用,加快發展。
(三)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在跨區域產業開發園區實行買(賣)方信貸政策。這些政策措施比直接投資更有效,能減少企業技術創新及市場開發的風險,能營造和培育市場需求;選擇投入的重點,建立有良好回報的科技投入機制。制定相關法規,鼓勵企業增加研究開發的投入。政府不斷完善和規范市場,為高新技術的發展提供市場融資條件,充分發揮區位、交通、人流物流及裝備制造業基礎等方面的優勢,突出特點,避免與其它產業園區的功能重疊,合理進行產業選擇與功能定位,科學制定近期、長期、遠期發展目標,形成有特色的產業園。
(四)做好軍民融合和全球招商兩篇文章。軍民融合是民營企業參與國防軍工建設、獲取高端技術的有效途徑。要牢牢把握當前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契機,充分發揮民營企業機制靈活優勢,加強與航空類軍工央企戰略合作,通過航空軍用技術向民用領域轉化應用,大幅度提升我省民營企業掌控核心技術的能力。繼續發揮我省開放型經濟發展優勢,緊密結合“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吸引國際知名航空企業在我省設立基地,進一步開展與航空領域跨國公司的戰略合作。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