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點的“外賣”干凈衛生嗎?網絡食品安全不僅是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省人大代表關注的熱點。正在召開的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省人大代表王浩公建議構建外賣食品安全共治監管體系,呼吁加大外賣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
問題:圖片與實物不符
外賣遭遇“買家秀”與“賣家秀”
五花八門的外賣App、隨處可見的外賣騎手奔波在大街小巷……網絡訂餐日益普及,給人們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帶來了方便,成為廣大年輕群體青睞的對象。特別是對于在校大學生和城市“上班族”而言,外賣點餐已經成了日常的生活方式。
“網絡外賣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外賣食品安全隱患也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省人大代表王浩公說,外賣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外賣商家無店經營、無證經營、食品來源不明、夾雜異物等問題。
他舉例說,比如網絡訂餐平臺上,有的商家宣傳圖片店鋪光鮮亮麗,而實體店鋪卻狹小混亂,有的甚至沒有店鋪。還有部分外賣商家無證經營。當前網絡訂餐平臺雖然建立了相應的電子食品安全檔案,要求入駐商家具備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但這并不能確保經營商家證照齊備,缺少公示證照、證照信息與實際店面信息不符或證件已經過期、經營超出許可證范圍的情況屢見不鮮。
“餐品中有異物、食材來源不明、實際餐品原材料與公示不符等問題是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王浩公說。此外,外賣餐具均為一次性,普遍存在安全隱患。
“外賣食品基于網絡電商服務平臺,監管存在現實困難。當前監管主要著力于電商平臺的準入。”王浩公說,電商平臺公司僅審查了外賣商家準入中的證照信息,其他方面如超范圍經營、實體經營環境較差等問題無法監管,而這些方面的違規又十分常見。
建議:線上監管與線下抽查相結合
清除違規外賣商家
王浩公建議,應在全省開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整改、清除表面線上合規、實際線下違規的外賣商家。強化日常監管工作,堅持線上監管、線下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根據電商平臺中的群眾反饋,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同時,在監管工作中注重對商家經營資質、入網審查、食品原料采購、食品加工制作、食品配送等全流程及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對電商網絡平臺加強監管,督促其如實公示外賣商家的證照、許可信息,如實反饋外賣商家實際店面情況,對外賣商家進行日常監管,對電商網絡平臺不嚴格履行義務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
相關部門應檢查商家加工場所、管理制度、從業人員、原料采購、加工制作等情況;電商平臺、外賣商家、配送單位應對配送人員進行食品安全培訓,檢查配送人員健康情況,定期對配送箱進行清洗消毒,使用安全外賣包裝等。
“在監管中,要制定統一的執法方式和處罰標準。”王浩公建議,應建立包括外賣食品在內的餐飲服務征信管理機制,落實餐飲行業人員淘汰制度。運用網絡平臺和大數據技術,及時處理群眾的反饋,構建政府監管、企業主責、行業自律、公眾參與的外賣食品安全共治監管體系。 (高 樂)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